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物诊疗 > 人兽共患病 > 文章

吉林省防控布病疫情的对策和存在的问题

时间:2009-12-0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新华快讯 - 小 + 大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布病疫情持续快速上升,部分地区呈暴发和流行之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布病不仅严重危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吉林省是我国布病疫情上升较快的地区,近年来,当地采取多项措施进行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要使布病疫情从根本上得到控制,仅靠一省之力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布病疫情急剧上升
        布病全称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属乙类传染病,病畜为主要传染源。据吉林省卫生厅相关人士介绍,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可以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进入机体,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牲畜感染布病可致牲畜流产,严重的直至死亡;人感染布病后,忽冷忽热,浑身无力,丧失劳动能力和生育能力,被老百姓称为“冷热病”、“不死的癌症”。
        卫生部的统计显示,最近几年,我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持续上升,目前除全国少数几个省区外,其他20多个省(区、市)均有人间布病疫情报告,以奶牛、羊主产区疫情较重,且疫情呈现出从牧区、半牧区向农区甚至城市蔓延的趋势。
        吉林省人间布病疫情从1995年开始回升,特别是2006年以后,急剧上升。2007年,全省报告病例985例,比2006年增长53.67%,2008年1-8月,全省共报告病例1825例,与2007年同期比较增长137.01%。
        据相关人士介绍,吉林省布病疫情回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养殖业发展迅速,牲畜流动频繁,控制措施执行不力。吉林人间布病疫情主要集中历史老疫区松原市和白城市,两市与内蒙古交界,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饲养方式落后,养殖户交易频繁,病畜任意流动,传染源范围不断扩大,造成新疫点出现或布病暴发。
        二是畜间免疫措施不到位,免疫率低。由于布病不是国家强制免疫项目和政府补贴免疫项目,饲养户通常只重视经济利益,不愿承担多疫费用,导致多数牲畜未能得到有效的抗体保护。
        三是布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养羊户等职业人群对布病防治缺乏了解,甚至不知道布病,个人防护意识淡薄。
        吉林省卫生厅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多数地方的布病防控基本上都处于一种“防治倒置”的状态。通常是卫生部门发现人已经患病后,再通知牧业部门,通过倒推查找传染源。这就使卫生部门对人感染布病的防控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吉林省牧业局副局长孙景发说,近两年全省没有对牲畜进行过普查,一是受经费限制,没有那么多钱,二是‘检不起’,全省仅羊的存栏数就是600多万只,如果一年搞两次检疫普查,就要检1200万次,人力、物力都难以承担。因此只能从卫生部门提供的人间布病疫情推断畜间疫情,然后进行点调、监测和检疫。 
        扑杀政策的反响和效果
        针对布病急剧上升的情况,吉林省近年来采取了很多措施,省里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防治规划,卫生部门加大了防治布病的宣传力度,牧业部门也相应加强了春秋两季的动物检疫。由于目前没有用于人间布病的疫苗,因此吉林省把清除传染源作为防控的一个重点。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动检呈阳性的牛羊应该立刻扑杀,以切断传染源。
        2007年吉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扑杀补贴政策,落实了牲畜布病和结核病的扑杀补助。其中省财政承担50%,县级财政承担30%,养殖户20%,这一政策规范了疫病的确诊认定以及补助资金的评估和发放程度,为实现牲畜布病的控制净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到今年10月底,全省共扑杀布病、结核病牲畜583头(只),省财政共承担扑杀补助70多万元。吉林省四平、白城等市近年来还自行安排防控资金,对布病病畜实施扑杀处理。

上一篇:狂犬病防控的问题及措施

下一篇: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危害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