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斌发 廖启武 (湖北省天门市根瘟灵研究所,湖北天门马湾 431715) 近年来,我所在接待全国各地大中小型猪场、兽医、专业户百余人次的来访,千个电话,万条短信反映一个突出问题——当今猪病难治,时时刻刻困扰着养猪业、养猪人,也向兽医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笔者综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试作分析解释,不妥之处,诚望专家学者同仁们吝批评指正。 1、病情复杂 诊断困难 当前猪场反映最多的是高温、低温、咳嗽、喘气、呕吐、拉稀,各种神经症状,皮肤发红、苍白、黄染消瘦,凸起红疹,后期耳、鼻、臂部及四肢末端乃至全身皮肤出现紫色斑点,或四肢瘫痪不能站立。以上症状用各种抗生素均不见效,或见效一时后加重,最后全身衰竭而死。这种多病原混合感染,已成为猪病发生的主要形式。在一头病猪体内最少有两种病原体,多则五至八种,使得临诊表现和病理变化不及单纯感染那么典型,同时非典型化病例的出现,使得猪病诊断更加困难。临床实践中,猪病诊断方法有流行病学诊断、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但是基层兽医常用的方法是临症诊断或病理学诊断,有些甚至不会病理剖检,诊断中凭经验,其结果难免盲人摸象。疾病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因此,当前猪病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确诊困难。 析解:掌握猪病诊断方法,拓宽疾病诊断思维。在掌握传统诊断方法的同时,猪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将是今后猪病诊断的重要方向。因此,建议有条件的猪场或兽医门诊最好设置猪病诊断实验室,规格不必太高,能进行常规细菌病和寄生虫病诊断,能利用诊断试剂盒,胶体金试纸等进行快速检测即可。如果这些条件都不具备。即可用体温表,如果畜禽体温超过了生理温度即可归纳为广义的温(瘟)热病范畴,或无名高热(体温不高和低下者尚需辨证),这种方法中兽医叫温热病模糊灵验疗法。 2、混合感染 影响疗效 当前,猪病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不仅诊断带来困难,而且在治疗上也十分棘手。细菌与细菌,细菌与病毒,病毒与病毒,很多病还夹有血液原虫等。猪一旦发病,多为混合感染。多重感染带来的后果就是增加了诊断和防制的难度。同种治疗方法在单纯感染和多种感染病例上呈现出的疗效存在差异。这是由于细菌的混合共存,其中一些病菌能抵御或破坏宿主的防御系统,使共生菌得到干扰,体外药敏试验常不能反映出混合感染病灶中的实际情况,故增加了治疗难度。 析解:近两三年,一百多个猪场兽医业务员,反映当前猪场温热病虽然十分复杂,但总不外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原虫感染三大块,本所采用根瘟灵基础方股下肌注以对付病毒这一大块,可防可治,一治带防;用根瘟灵兑阿奇霉素每公斤 10-15mg 肌注三次,每日一次,以对付细菌感染,并可提高抗原呈递能力。用特效血虫净(主要成分:贝尼尔)每公斤体重 0.15ml 肌注,以对付血液原虫病,如附红体、弓形体、焦虫、锥虫等引起的高烧不退、全身苍白、精神忧郁,一次三针,三管齐下,全面阻击,以不变应万变,一次使用可解决临床上 75% 的问题。 3、免疫抑制病危害严重 从 1995-2004 年,国内相继从世界主要养猪技术先进的国家引进 2 万余头 8 个品种(品系)的种猪,随之将一些危害严重的新病引了进来,特别是蓝耳病和猪Ⅱ型圆环病毒病。由于这两种病均属免疫抑制性病毒病,猪感染后其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对疾病敏感性增强的一种免疫异常状态。引起免疫抑制的病因有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两大类。非传染性因素有霉菌毒素、营养缺乏(如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药物因素(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及应激因素等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免疫应答紊乱,增加了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给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带来极其棘手的问题。因此,在治疗时,除应对病因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也尤为重要。 析解:作为免疫抑制病的预防接种,禁喂发霉变质饲料。饲料中,应添加霉菌毒素吸付剂、如霉可吸等。使用免疫增效剂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使用免疫增效剂有中药制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肽、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灵芝多糖、党参多糖等;此外,还有左旋咪唑、维生素类等,均可激活细胞免疫活性,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应激,给猪只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环境。本所试用根瘟灵基础方双加疗法、即基础方中 1 号 B 加大 1 倍(对猪瘟治疗而言),专溶和 A 各用一支,总计 14ml 一次股内肌注,第三天重复加强一次(三天两次)对免疫抑制病,如蓝耳病、圆环病Ⅱ型、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猪流感、胸膜肺炎、附红体病、弓形体病等多病原感染也取得一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