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5-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在我国,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疫点显著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 在猪瘟的控制上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猪瘟免疫程序,但是根据调查发现,各地养猪场的免疫程序大同小异,其基本情况大致有三种: 1.种猪集中统一免疫:种公猪、种母猪一年两次集中统一免疫,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仔猪21-25日龄左右进行首次免疫,每头仔猪接种2-3头份;50-60日龄左右加强免疫,每头猪接种3-4头份。采用这种免疫程序的猪场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2.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种公猪一年两次集中免疫,每次接种4-6头份;种母猪断奶后与其仔猪同时免疫,母猪接种4-6头份,仔猪接种2-3头份,仔猪50-60日龄左右加强免疫,每头猪接种3-4头份的免疫接种程序。有相当数量的猪场采用该种免疫程序,但其比例比前一种少。 3.超前免疫:在疫区有些猪场为了控制仔猪早期感染猪瘟,在仔猪吸吮初乳前进行免疫(即超前免疫),每头猪注射1-2头份,注射后1-2小时让其自由吮奶,第二次免疫在30-40日龄左右进行,每头接种3-4头份;种公猪、种母猪一年两次集中统一免疫,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 一、“种猪集中统一免疫”下仔猪的免疫程序 (一)其有利的一面:首先,在受猪瘟威胁地区或发生猪瘟时可以很快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可以简化管理,生产上容易操作实施。 (二)其不利的一面:首先,对怀孕母猪,尤其是怀孕后期母猪会有不良影响。有资料表明,母猪配种和妊娠期免疫,会引起胎盘感染或导致仔猪首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可能由于母源抗体过高)。其次,很难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众所周知,制定免疫程序的关键是如何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一般认为母源抗体效价降至1:4-8时是猪瘟疫苗首免的最佳时期。“种猪集中统一免疫”的方法很难保证仔猪首免时间合理。实际上,许多养猪场猪瘟预防效果不是很好,与这些猪场采用了这种免疫程序有关。 (三)修正建议:如果确实需要坚持“种猪集中统一免疫”,仔猪首次免疫要真正做到避开母源抗体干扰,而又不给猪瘟野毒提供感染机会,就必须经常对仔猪的母源抗体进行监测,随时调整仔猪的首次免疫时间。生产中可使用“金标法猪瘟快速检测试纸”快速检测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该产品使用方便,只需0.5毫升血液或血清,20分钟左右即可读出结果。通过1-2年监测,找到本场在实施种猪集中统一免疫下仔猪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就可基本确定本场仔猪首次免疫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后就可按着这一规律制定免疫程序。 |
上一篇:畜禽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下一篇:目前农村生猪防疫应注意的问题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