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多型性及疫病防控

时间:2011-01-3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毒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根据病毒基因组结构特点分为2个基因型,即BVDV1和BVDV2。每个基因型包括多种基因亚型,每个基因型又有2个生物型,致细胞病变(CP)型和非致细胞病变(NCP)型。病毒的这种特性造成各病毒株的抗原性和血清学特性的差异,给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诊断、疫苗研究和防控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文章论述了病毒的这种特性造成疫病的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疫病防控困难,说明了流行病学分析在该病防制的重要性,提出疫病主要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多型性;防控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引起牛的重要疫病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的病原,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在分类上与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和边界病毒(Border disease virus,BDV)同为一属,并与其同源性较高,抗原性有交叉。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畜,以牛为主。受感染牛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如肺炎、腹泻、流产、出血性综合征等急性感染及持续性感染。该病分布广泛,世界大多数养牛国家都存在,给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BVD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囊膜,基因组长约12.5 kb,由5′UTR(大约380 nt),一个长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病毒的衣壳蛋白和囊膜蛋白(Erns、E1和E2)和非结构蛋白,和3′UTR组成。根据病毒基因组5′UTR或E2序列比对结果,BVDV分两种基因型和多种基因亚型,每种基因型都有两种生物型,即致细胞病变型(cytopathogenic,CP)和非致细胞病变型(non-cytopathogenic,NCP)[2-3]。这些差异导致不同毒株的抗原性和致病性的不同。掌握这些基因分型在实验室诊断、流行病学研究、疫苗研制乃至疫病的控制和消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病毒分型
    BVDV具有较大的变异性,根据病毒的基因组差异及其在细胞培养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将BVDV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和生物型。
    病毒基因型是根据病毒某些特有的序列来进行划分,一般通过序列中最保守区域或者最不保守区域比较分析,理想的基因分型能够反映出病毒的抗原差异及地域差异,利于病毒的免疫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瘟病毒最保守的区域是5′UTR,通过分析5′UTR,BVDV分为BVDV1和BVDV2两个型。2002年,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正式将病毒的分类地位予以确定,分为两个基因型。二者核苷酸差异率在25%左右,BVDV1和BVDV2基因组的E2基因的N端氨基酸差异率在40%左右。目前,所有病毒株都根据其基因组的某个区段的不同归属为这两个型。BVDV1根据其基因组差异,病毒分离株又可分11个不同的基因亚型1a~k,主要的流行亚型是1a和1b[4],这两个基因亚型5′UTR差异率在10%左右,E2蛋白N端氨基酸差异率30%左右,二者有诸多的相似和不同。
    两个基因型血清学反应存在差异,研究表明,针对BVDV Oregon C24V株NS2-3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够跟所有的BVDV发生反应100%(49/49),针对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变化较大,从而也说明E2蛋白的变异率较高。针对CSFV Baker A株Erns 的单克隆抗体有63.3%(31/49)能与BVDV反应[5],而针对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几乎不跟BVDV毒株反应,为BVDV与CSFV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而且将几种不同的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可以建立CSFV滴度评价体系,为CSFV疫苗研制提供理论基础。针对BDV 87/6 株E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有53.1%(26/49)与BVDV反应,并且通过单克隆抗体可以区分两种基因型病毒株。
    生物分型依据是病毒在细胞培养上能否致细胞病变,分为CP型和NCP型。CP型在细胞上表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而NCP型则不表现CPE,但不能依此断定CP型病毒为强毒,许多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分离的病毒主要以NCP型为主,因此认为NCP型是病毒在自然界存在的正常型态。NCP型可以转化为CP型,二者转化是BVDV在自然界得以生存的方式,其转化机制可能是细胞RNA的插入,或者是病毒基因组RNA发生重排、缺失和突变,使NCP型病毒转化为CP型病毒[6]。
    2、病毒的致病性
    在致病方面,BVDV1和BVDV2均可表现出轻微临床或亚临床感染[7]。
    早在1946年,美国纽约州就有BVD-MD的报道,但是直到50年代初才分离到第1株病毒确定为BVDV,1994年,美国和加拿大首次从出现病毒血症的病牛中分离到毒性较强的BVDV,通过分子手段分析基因组5′UTR,证实其属于另外一个基因型即BVDV2,流行病学分析表明,BVDV1b流行更为普遍,更多的引起牛的肺炎性死亡[8]。然而,各个基因型的亚型间在血清学反应没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基因亚型分型是根据不编码病毒抗原的5′UTR分析得出。我国缺少对该病的系统研究,目前的基因分型还不太清楚,就目前已有的研究资料来看,我国在1984年首次从流产胎儿中分离到一株BVDV,即CC-184,在1995年从疑似猪瘟的猪体内分离到另外一株BVDV,即通常的ZM-95,这两个毒株都属于BVDV1型[9]。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和加拿大首次证实了BVDV2的存在,该病毒引起牛急性出血性综合征,死亡率高达25%,远远高于以前由于BVDV1引起的死亡率。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基因型的报道[10-13]。
    BVDV2强毒引起的牛只死亡率在50%~60%,其临床症状往往比较严重,比如高热、腹泻、白细胞减少,甚至死亡,而弱毒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轻微[14]。BVDV可引起牛的繁殖障碍疾病,其比例逐渐增大。怀孕牛在妊娠150 d前感染NCP病毒时,容易发生流产、死产等;正常产下的胎儿易产生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牛本身没有临床症状,而且终生带毒、排毒,感染病毒能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如细胞凋亡、产生干扰素等,在体内低水平复制。持续性感染动物是疫病传播最为重要的病源之一,因此预防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是疫病防控的主要环节[15]。
    从生物型角度看,两个生物型都能引起牛发病,但其流行程度不尽相同。譬如引起毒血症的病原为NCP型BVDV2,与BVDV1相比,BVDV2能够引起严重的病毒血征[16],然而根据病毒株的毒力、致病性和基因分型表明,BVDV2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由此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或者轻微,或者出现严重的病毒血症。

上一篇:中国生猪疫情又一年

下一篇:春节期间预防猪群发病的措施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