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防兽医 > 文章

规模猪场存在的10种免疫现象

时间:2011-01-0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猪场免疫过程中经常存在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免疫麻痹、免疫缺陷、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局部(黏膜)免疫、母源抗体、超前免疫、初次应答(免疫)与再次应答(免疫)、过敏反应等免疫现象,为了帮助兽医工作者做好免疫工作,笔者特将这10种免疫现象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一、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如某种疫苗)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状态(或称为负免疫应答),表现为当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免疫应答。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截然不同,前者乃特异性,而后者为非特异性。
    按免疫耐受形成的特点可分为天然和获得性免疫耐受,天然免疫耐受出生时即存在,传统观点认为此为克隆被排除所致,即自身反应性克隆在胚胎期尚未成熟,此时与自身抗原物质接触,该克隆即被排除,故出生后对自身抗原呈无反应性,此即自身耐受。获得性免疫耐受常通过人工给予非己抗原诱导而形成。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王在时在分析猪瘟免疫失败的三个原因中认为,先天持续感染带毒母猪造成的免疫耐受使疫苗免疫无效就是其中一个原因。由于母猪带毒,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胎儿在胚胎期接触猪瘟病毒抗原,按Burnet的耐受形成理论,仔猪出生后对猪瘟疫苗抗原当然形成耐受,对猪瘟疫苗抗原表现为特异性无反应性。
    在临床上带猪毒母猪可引起仔猪对猪瘟疫苗的耐受,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是淘汰带毒种猪(带毒种公猪也可通过精液传给胎儿)。出于免疫耐受形成理论的指导,在母猪妊娠期,最好不要随意注射活疫苗,以免活疫苗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当然我国研制的猪瘟弱毒苗-C株不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二、免疫麻痹
    免疫麻痹是由于注射了较大剂量的不易降解的抗原引起的无反应性,也称为获得性免疫耐受。如将大剂量的肺炎球菌Ⅲ型荚膜多糖抗原注入小鼠体内,结果无抗体检出,此为免疫麻痹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体内产生了抗体,只是由于这种难以降解的Ⅲ型荚膜多糖抗原持续存在,当抗体一旦产生并进入循环中,即迅速被抗原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抗体被降解破坏,而不能被降解的抗原又进入循环中,继续与抗体结合,造成耐受的假象。
    另外,还要提到一个词——耗竭性免疫接种,是由于大量抗原接种,结果导致所有的识别特定抗原的B细胞被刺激分化进入终末期,即都成为抗体形成细胞,而无记忆细胞产生。此时,由于特定B细胞株大量消耗,因而对其后接触的特异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
    在规模猪场,免疫接种的剂量要适当,不可无限制地加大剂量,有的大剂量抗原(如大剂量疫苗)接种,虽然也不致于产生免疫麻痹,但是也十分浪费。
    三、免疫抑制
    人工防止或减弱免疫应答称免疫抑制,造成免疫抑制的原因一是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的免疫应答减弱,如皮肤、器官移植时而使用免疫抑制药;二是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使免疫系统受损而致免疫抑制;三是理化因素(过量的氟、放射线辐射)、营养性因素、不良应激因素等。
    要防止免疫抑制的产生,一是要防止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二是不随便使用免疫抑制性药物(特别是在免疫期间),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氯霉素类、四环素类药物;三是必要时要添加防霉、去霉剂;四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五是提供全价饲料;六是必要时添加免疫调节剂(如植物多糖)和功能性添加剂。
    四、局部(黏膜)免疫
    局部免疫主要指发生于胃肠道或呼吸道,由存在于局部的抗体所产生的免疫学反应,如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可对摄取的抗原产生以IgA为主的应答反应。
    局部免疫也称黏膜免疫,由机体的黏膜免疫系统来完成,人们早已发现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下存在淋巴细胞,近30年来,黏膜的防御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并提出了黏膜免疫系统,即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的概念。机体50%以上的淋巴组织存在于黏膜系统,其产生的抗体占抗体输出总量的60%~70%,在免疫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一篇: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调查

下一篇:家兔防疫常用疫苗及药品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