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临床兽医 > 文章

牲畜口蹄疫的流行与控制

时间:2011-01-0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田间样品检测数据表明:
    规模化养殖场和种畜场免疫较好。免疫抗体水平高,也比较稳定。检测奶牛场血样93份,达99%以上保护水平者占95.7%。检测养猪场免疫猪血清48份,达99%以上保护水平者占77.7%。
    小型养殖场和农村散养动物的免疫状况不好。整体水平偏低,个体间差异大。检测1205份牛血清,达99%以上保护水平者仅占29%。检测1482份猪血清,达99%以上保护水平者仅占25%。检测557份羊血清,达99%以上保护水平者占37%。
    2)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
    免疫程序
    研究免疫程序是为了使疫苗的免疫更加科学、合理、经济,充分发挥疫苗效力。FMD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动物的生长周期、疫苗效力、免疫持续期、疫病流行规律及严重程度制定(附1:国际参考免疫程序)。
    我国长期采用春、秋二季防疫,从传统意义的动物生长繁殖规律和疫病流行规律来分析是科学的。考虑到现代繁殖学和营养学的发展已使动物的生殖周期及生长周期发生了较大变化,FMD流行也已无明显季节性,为了保障免疫密度,可在春、秋防疫基础上,增加冬季免疫,以减少漏免,避免免疫间隔期过长。
    免疫抗体检测是反映动物免疫状况的一项指标,强化群体免疫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免疫低下动物,进行补免,能有效提高群体抗感染能力。
    根据国际上防控FMD的成功经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动态的FMD免疫程序。例如,预防区域用3个PD50/头剂的疫苗免疫,初次接种采取2次接种的方法,而后每年接种2-3次;疫病流行区采用每头剂5个以上PD50的疫苗,初次接种后,每4个月接种1次。目前我国部分地方仍是疫病流行区,应参考国际经验进行免疫。同时应重视其它重要的控制措施,如扑杀、控制动物移动、动物卫生等没有切实落实。仅仅靠免疫易感畜,不切断传播源及途径,是达不到理想的防病效果。
    免疫剂量
    足量免疫和正确的免疫途径是保证免疫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正常情况下,应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所注明的免疫剂量、免疫途径操作,如属于紧急防疫接种,使用量可以加倍。(有关免疫程序与剂量请参考《FMD防治简明手册》)
    疫苗保存运输
    现用FMD疫苗是用BEI灭活的,该方法是目前能最大限度保持病毒颗粒完整性的灭活方法,因为完整病毒颗粒是最有效的免疫成分。完整病毒颗粒对pH、热、射线敏感,偏酸、偏碱、过热、冻融和阳光曝晒均可使病毒颗粒降解,从而使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甚至丧失。因而,冷链运输和保存疫苗是必须的要求。
    3)疫苗的免疫保护期
    实验室攻毒实验表明,猪、牛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期均可达6个月。根据以上数据,在疫苗使用说明书上标明免疫保护期为半年。但田间实验数据表明,免疫动物后3~4个月,抗体水平下降,有相当一部分动物的抗体水平低于保护范围。因此,建议在疫情频繁发生区域,变更为每4个月免疫一次,并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工作。
    4)注苗副反应的原因与对策
    所有生物制品对动物机体来说都是异物,接种动物后会出现一定的反应。FMD疫苗也不例外,一般而言接种疫苗后的反应类型可分为3种:
    ①正常反应:个别动物会出现轻微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如注射部位轻微肿胀,暂时性减食反应和精神沉郁等。这些均属正常现象,不经任何处理,2~3天后,上述症状会自行消失,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②严重反应:和正常反应在性质上没有区别,但程度较重或发生反应的动物数超过正常比例;
    ③合并症:是指与正常反应性质不同的反应。主要包括:超敏感和诱发潜伏期感染中的其它疫病。超敏感动物往往表现为在注射进行中或注射后几秒钟、数分钟内,突然发生晕厥,或过敏性休克,患畜倒地,口吐白沫,丧失知觉,大小便失禁等。数分钟内自然康复或死亡。同一地区,同一种家畜,在同一季节内往往可能有两种以上疫病流行,接种某种疫苗后,机械刺激和动物对异源蛋白的正常免疫应答均可诱发潜伏期内的其它疫病。
    根据有关防疫部门提供的信息,近年来,FMD疫苗接种动物的反应数量较大、反应程度也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所在,有以下3方面。
    疫苗因素:FMD疫苗的化学组分,主要包括病毒蛋白抗原、佐剂和防腐剂等,此外还有残存的少量非病毒蛋白抗原和兽用生物制品目前条件下尚难彻底去除的热源。从疫苗本身来讲,引起接种反应的主要因素是非病毒蛋白抗原、佐剂和热源。通过改进现有佐剂或引进国外佐剂,以及尽可能去除非病毒蛋白和热源,可降低疫苗自身的接种反应。此外,在GMP条件下,严格按规程生产及检验疫苗,实施批签发制度,杜绝非合格疫苗产品流入市场,可进一步使疫苗自身引起的接种反应降到更低程度。
    使用原因:使用方法不当,如接种剂量过大、接种技术不正确、接种途径错误等,均可引起接种反应。通过提高防疫人员的素质,严格按使用说明书操作,可减免因此造成的反应。
    动物因素:动物之间的个体差异,使得个别动物对某种生物制品极易过敏。这种现象的发生概率很低,小于千分之一,也很难防范。可对反应动物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进行抗过敏治疗。值得重视的是,接种区的动物可能潜伏着其它疫病,此时接种疫苗可诱发之,造成严重反应和不良后果。
    事实上,纯粹由FMD疫苗引起的严重的接种反应并非很多。对无数批次疫苗的安效检试验、田间试验、区域试验结果,均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5)免疫注意事项
    ①FMD疫苗的毒型必须与所防控的FMD毒型相一致。免疫密度必须达到80%。
    ②大型养猪、养牛、养羊基地(场)、中心城市周围、交通干线两侧以及边境地区是FMD的防范重点。
    ③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操作。如运输、保存、免疫动物种类、剂量等。FMD疫苗怕热、怕光。高温条件下运输、保存、户外防疫注射时将疫苗置于阳光下暴晒等,均可使疫苗质量下降。冻融解可使疫苗破乳报废。疫苗质量如有疑问,应与生产厂家联系。
    ④为了安全使用疫苗,避免因严重反应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每批疫苗在大面积注射之前或新注苗地区,都应选择隔离条件好、便于观察的地方作疫苗小试,确认安全可靠时,再进行大面积预防注射。
    ⑤免疫途径、动物年龄、健康状况等影响预防接种效果。因此,接种前,应对被接种的畜禽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调查了解,特别注意其健康情况,年龄大小、是否正在怀孕或泌乳,以及饲养条件的好坏等情况。
疫苗穴位注射(后海穴或者风池穴),免疫效果较好。如果肌肉注射免疫,注意进针方向和深度,勿把疫苗打在脂肪层。
    ⑥在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使用疫苗防控FMD时,疫苗注射顺序应先从受威胁区开始,然后注射疫区、疫点的家畜。在疫点、疫区也要先从尚未感染的健康畜群开始。发病畜群中的无症状畜为可疑畜,首先将它们与病畜隔离开,尔后注射疫苗。可疑畜在注射疫苗前如果确已处于潜伏期,则注射疫苗可能促使其发病,这一点事前应向畜主说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上一篇:当前猪场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对策

下一篇:当前我国兔病流行状况和防制对策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