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2-06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2.1.5 猪瘟病毒(CSFV) 余兴龙等(2000)构建了CSFV主要保护性抗原E2基因4种不同的真核表达质粒。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E2基因上不同的功能区对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有很大影响,有信号肽序列的E2基因可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且无跨膜区序列的E2基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比有跨膜区序列的强,而无信号肽序列的E2基因所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比有跨膜区序列的强,而无信号肽序列的E2基因则不能诱导产生CFSV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家兔最少可抵抗10个最小感染剂量(MID)的猪瘟兔化弱毒苗(HCIV)的攻击;免疫猪可抵抗致死剂量的CFSV石门株强毒的攻击。 2.2.1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 用BRSV G基因构建的DNA疫苗,以无针方式免疫小牛时比皮内或肌肉注射引起的免疫反应强烈。 2.2.2 牛疱疹病毒(BHV) 用表达BHV1 gD基因的质粒DNA疫苗免疫牛,能产生很高的中和抗体;攻毒试验后发现,免疫组比非免疫组的病毒排放量明显减少(schrijver R S等,1997)。此疫苗通过肌肉或皮内注射均可引导免疫反应的产生。但皮内注射引起的免疫反应更强(孟松树等,2000)。 2.2.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以表达BVDV1型主要糖蛋白E2的质粒DNA肌肉注射小牛,可产生病毒中和抗体和抗原特异的细胞增殖反应;免疫后16周进行攻毒试验,发现免疫牛能产生针对BVDV1型和2型的血清中和抗体强烈的记忆抗体反应,对牛有部分免疫保护作用(Cox G J等,1993)。 2.3.1 新城疫病毒(DNV) Sakaguchi等(1996)将NDV F基因插入质粒载体,F基因的表达受巨细胞病毒早期增强子和鸡β肌动蛋白启动子控制。1周龄试验鸡肌肉内注射重组质粒后,有2/5注射线性质粒的鸡和4/5注射线性质粒与脂质体转染剂混合物的鸡产生了高水平针对F蛋白的抗体,而注射闭环状质粒的鸡不能产生抗体。免疫9周后,体内有抗体的试验鸡都能抵抗致死剂量NDV强毒的攻击。 2.3.2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 将分别构建的含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王岗株gB、gC和gD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及空载体质粒分组注射雏鸡,攻毒后观察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重组质粒诱导了免疫应答,免疫保护率达到79%,该基因疫苗可以作为预防ILV的1个补充。 2.3.3 禽流感病毒 Robinson等(1993)最先将DNA疫苗用于鸡,以编码禽流感病毒H7N7株血凝素(HA)基因的质粒(DNA)由不同途径(静脉、腹腔、皮下注射)免疫3周龄鸡,可对致死剂量的H7N7株病毒鼻内攻击产生50%的保护。Fyna等(1993)为了研究DNA疫苗对鸡最有效的免疫途径,将100~200 μg编码H7HA的质粒DNA通过静脉、肌肉、皮下注射、点眼、囊内、滴鼻等方式免疫3周龄鸡。4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第6周,用致死剂量的H7N7攻击,免疫鸡的存活率达10%~63%,而对照组的存活率只有2%。其中,多种途径如静脉和肌肉注射共同免疫的效果,比单一途径如肌肉注射、点眼、法氏囊内、滴鼻免疫效果好。Kodihalli等(1997)将编码H5HA的质粒DNA以0.25、0.5、1.5或10 μg用基因枪免疫鸡,4周后以100LD50的Ty/lre/83株鼻内免疫进行攻击,低至0.25 μg剂量的DNA可使50%的免疫鸡存活。而1、5、10 μg的剂量可完全抵抗致死剂量病毒的攻击。DNA疫苗对致死剂量的抗原变异株也可提供95%的保护,证实DNA流感疫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内研制的H7亚型血凝素基因DNA疫苗,在极小的使用剂量下即可成功诱导免疫保护反应,并有效阻断同源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在机体内的感染和排毒;研制的H5亚型血凝素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肌肉注射途径即可获得对同源强毒攻击的免疫保护,并能有效阻断免疫保护存活鸡机体的排毒。 3、DNA疫苗的安全性 虽然人们对于使用DNA疫苗的安全性存有疑虑,担心DNA可能会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而造成插入突变,但众多研究结果并未发现有插入突变的现象。质粒DNA在动物体内会缓慢降解,不会造成动物的自体免疫(陈化兰等,1998),也不随卵子和精子传入子代体内,它随生物链进入其他物种体内时也会失活,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很小,因此其危险性远低于现用疫苗。 |
上一篇: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下一篇:鸡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调查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