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深度亏损下的蛋鸡困局:供应过剩与价格低迷交织 2025 年,蛋鸡市场正面临近五年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深陷供应过剩与价格低迷相互交织的恶性循环,整个行业发展态势极为严峻。 回顾 2024 年,蛋鸡养殖行业处于盈利周期,尤其是三四季度,单斤鸡蛋盈利水平急剧上升,最高达到 1.81 元 / 斤。丰厚的利润极大地刺激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众多养殖户纷纷加大投入、增加补栏。2024 年四季度补栏的鸡苗,在 2025 年上半年集中进入开产期,致使市场上鸡蛋供应量迅速增长。 截至 10 月,全国在产蛋鸡月均存栏量高达 12.73 亿只,同比增长 6.62%,创历史同期新高。庞大的产能远超市场消化能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给鸡蛋价格带来巨大下行压力。 鸡蛋价格大幅下跌,迅速降至低位。6 月,价格暴跌导致养殖端陷入深度亏损,单斤鸡蛋最高亏损达 0.9 元。即便到 9 月中秋佳节,蛋价最高点仅为 3.77 元 / 斤,与过去五年同期相比处于最低位,行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行业亏损周期已持续半年以上,在此期间,中小散户补栏意愿显著降低。5 - 10 月,鸡苗销量下降至 3588 万羽,环比减少 5.08%,同比大幅下降 12.81%,显示新增产能逐步减少,行业呈现自我调整态势。然而,老母鸡出栏情况未达预期,当前淘鸡日龄维持在 494 天左右,远高于正常淘汰周期,产能去化进度严重滞后,行业摆脱困境难度加大。 二、供需失衡的双重枷锁:新增放缓与老鸡惜售并存 (一)新增产能 “刹车”:亏损与气候双重压制补栏 自 5 月蛋价跌破成本线后,养殖户信心受挫。中小散户普遍采取观望态度,大型养殖厂虽按计划补栏,但决策过程极为谨慎。同时,二三季度高温天气增加了育雏难度,鸡苗存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大幅上升,进一步抑制了鸡苗需求。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5 - 10 月鸡苗销量连续 6 个月下滑,反映出养殖户对未来市场的担忧以及对远期产能扩张的谨慎态度,行业正试图通过减少新增产能缓解当前困境。 (二)老鸡淘汰 “踩油门却没动力”:价格与需求双重掣肘在行业危机下,养殖户期望通过淘汰老母鸡减少亏损,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当前蛋价维持在 2.9 - 3.0 元 / 斤,仅略高于饲料成本线,缺乏足够的出栏驱动。下游终端需求疲软,屠宰企业出货困难、库存积压严重,收购意愿极低,导致老鸡出栏增速远低于预期,未出现大规模 “超淘” 现象。 这种 “被动去产能” 局面使在产蛋鸡结构年轻化,450 日龄以上老鸡占比不足 10%,产能去化效果不佳,行业摆脱困境难度进一步增加。 三、成本支撑与替代效应:蛋价的 “天花板” 与 “地板” 在蛋价波动过程中,饲料成本与相关品替代效应是影响蛋价走势的关键因素,分别决定了蛋价的下限与上限。 (一)饲料成本构筑价格底部 饲料成本是蛋鸡养殖成本的核心部分,对蛋价起着重要支撑作用。当前单斤鸡蛋饲料成本约为 2.9 - 3.0 元,为蛋价设定了难以突破的底部。玉米和豆粕作为饲料主要原料,受全球粮食市场供需关系、气候变化以及大豆供应不确定性和养殖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价格高位运行,使得饲料成本成为蛋价的刚性支撑。 6 月,蛋价跌至 2.9 元 / 斤时,与饲料成本基本持平,养殖利润被压缩至极限,引发小规模淘汰潮,体现了成本线对市场的约束作用。众多机构通过市场分析和数据模型预测,认为四季度蛋价跌破成本线的可能性极低,短期内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无大幅下降迹象,蛋价底部区间相对明确,有望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过度下跌。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