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业篇

甘肃省奶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日期:10-17 作者:李玉- 小 + 大

奶产业是关乎国民健康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我国出台《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措施,不断强化奶业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奶业质量水平[1]。甘肃省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拥有绿洲农业和高原牧场的独特优势,在奶产业发展进程中,注重发挥品牌优势,培育出“庄园”“前进牧业”“燎原”“华羚”等“甘味”企业商标品牌。乳业龙头伊利集团在甘肃省东中西部全面布局,推动规模化养殖与全链协同发展。然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饲草成本攀升、消费市场分化、区域产能失衡等诸多挑战。

1 甘肃省奶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带,位于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奶牛养殖提供优越自然条件[2]。全省草地面积达2.41亿亩,人工种草留床面积约1601万亩,年产优质牧草和秸秆饲料95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78%,为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2024年,甘肃省明确提出建设“甘肃乳都”和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的战略目标,将奶产业列为现代农业“首位产业”,并通过《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累计投入超5.5亿元财政资金,全力推动产业链整合升级,产业规模与质量实现持续提升。

1.1 奶畜养殖规模 

从发展历程看,2019—2024年甘肃省奶业呈现“存栏稳步增长、产量快速提升”的态势(表1)。奶牛存栏量从30.7万头增至38.3万头,年均增长4.5%。其中,2019—2021年增速较缓,年均增长2.5%;2021—2023年进入快速增长期,年均增长6.8%;2023—2024年增速放缓至1.9%,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牛奶产量44.1万吨大幅增至116.3万吨,年均增长21.7%,其中2021—2022年增速最快,达37.8%,反映出养殖效率与单产水平的显著提升。

从全国位次看,2023年甘肃省奶牛存栏37.6万头、牛奶产量101.8万吨,均居全国第11位(表2),在西北产区中保持优势地位,但与内蒙古、河北等奶业大省相比仍有差距,凸显出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的空间。

上一篇:中国羊产业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