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猪积极性高,核心源于‘成本降低、长得快、价格好、能变现’的综合利好,叠加节日需求形成集中出栏窗口,形成明显的收益驱动。但是秋季气候转凉且昼夜温差大,易影响育肥猪采食、抗病力及生长效率,核心管理围绕“控温、保食、防病害、促增重”展开,具体要点如下: 一、环境温湿度调控 1、温度:育肥猪适宜温度为18-22℃,秋季需及时检查圈舍门窗、通风口,夜间关闭漏风处,避免冷风直吹;遇降温天气,可通过增加垫料(如干燥稻草、锯末)或使用红外灯(针对小体重猪)维持温度,减少昼夜温差应激。 2、湿度:保持圈舍干燥,湿度控制在60%-70%,及时清理粪便、积水,避免潮湿环境诱发皮肤病或呼吸道疾病。 二、科学饲喂管理 1、调整饲料:秋季猪群能量需求增加,可适当提高饲料中玉米、豆粕等能量和蛋白原料比例,同时添加1%-2%的植物油,提升饲料适口性和能量水平。 2、规律饲喂:每天固定饲喂2-3次,每次饲喂量以猪群30分钟内吃完为宜,避免饲料残留变质;提供清洁饮水,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维生素C,增强猪群抗应激能力。 三、疾病防控 1、疫苗接种:秋季是猪瘟、口蹄疫、圆环病毒病等传染病高发期,需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完成疫苗接种,确保猪群抗体水平达标,避免漏免、错免。 2、日常消毒:每周对圈舍、食槽、饮水器等设备进行1-2次彻底消毒,可选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戊二醛等消毒剂交替使用,减少病原滋生;进出人员、车辆需消毒,防止外部病原传入。 3、重点防呼吸道病:秋季温差大易诱发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日常可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发现猪群咳嗽、呼吸困难时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四、密度与分群管理 1、合理调整密度:秋季猪群生长加快,需根据体重调整养殖密度,通常每头育肥猪占地面积为0.8-1.2㎡(体重越大,占地面积越大),避免密度过高导致抢食、应激,影响生长。 2、及时分群:将体重、性别相近的猪群分在同一圈舍,避免强弱混养,减少打架、踩踏等情况,确保猪群均匀生长。 |
上一篇: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与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