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此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饲料兽药处牵头组织省饲料工业协会、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家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就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现状对省内不同规模饲料生产企业和生猪养殖企业开展了调研,总结了相关企业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中的典型做法、成功案例和有益尝试,由此提炼出4个具有四川特色的减量替代模式,以助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为促进养殖业持续稳定和安全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调研组调研重点聚焦农业农村部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应用典型案例企业——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骑力士),深入挖掘其两年多来的可行方法和成效。通过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专家团队座谈,了解现代动物营养科技在豆粕减量替代中的机理机制和技术储备。同时,选择四川省旺达生物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巨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瑞玖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饲料企业以及德康集团、绵阳明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生猪养殖企业,进一步了解豆粕减量替代的现实状况。 一、杂粮杂粕全面开源,多元化日粮技术日趋成熟 蛋白质资源开发行动被列为《四川省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的首要任务。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资源充足,利用其丰富的非粮饲料资源,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预处理手段,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创制新型饲料营养源,提升营养价值和饲用品质,实现畜禽日粮中豆粕减量替代。 1、扩展蛋白质饲料来源,缓解豆粕依赖 此次调研的多家公司都组织各自的技术研发精兵,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创新技术处理手段,积极主动拓展蛋白质饲料来源。除了深入研究棉粕、菜粕、葵花粕等传统杂粕的精细化利用外,也探索了花椒叶、昆虫蛋白粉等新型蛋白原料的使用方法。 新希望集团针对非常规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与抗营养因子种类,通过生物发酵、酶制剂添加和物理吸附降解等技术手段,消除质量安全风险因子和抗营养因子,改善了杂粕品质,杂粕蛋白降解率提高30%,纤维素的降解率超过50%,抗营养因子消除率80%,大大提高了杂粕的利用效率。 铁骑力士利用植物提取物、食品副产物、糟渣类和杂粕类等资源,采用酶解、发酵、菌酶协同等体外预处理方式,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开发花椒叶为蛋白饲料新来源,花椒叶含粗蛋白16%,每年产量有10万余吨,发酵后可以替代豆粕生产蛋鸡饲料。 据统计,铁骑力士2023年累计使用各类发酵原料13249.7吨,生产发酵饲料62万吨,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减少了玉米豆粕用量,饲料配方豆粕平均占比降至7.5%。 2、深挖能量饲料潜力,减少豆粕使用 麦类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蛋白质含量,使用小麦、大麦部分或全部替代玉米降低动物日粮中豆粕等蛋白饲料原料的添加,也能达到豆粕减量替代的目的。铁骑力士在猪饲料中用小麦替代玉米,在25~75kg阶段猪饲料中豆粕使用量从14%下降到9%,在大于75kg阶段的猪饲料中豆粕使用量从9%下降到2%,在生产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豆粕使用量和饲料成本。各饲料企业在面包渣、方便面渣、酒糟等食品下脚料上也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和利用,建立了相关的应用流程。 3、熟化多元日粮技术,助力豆粕减量 调研中各大集团公司都非常注重开发地源性饲料资源,研究了非常规蛋白原料的营养特性;应用体外仿生消化系统和动物消化代谢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进行了营养价值数据库的建设,建立了养殖动物各阶段的使用限量标准;采用生物发酵、酶解、吸附等技术手段,降低纤维、单宁、醇溶蛋白等抗营养因子以及霉菌毒素的含量,提高替代原料在配合饲料中的使用比例。结合区域特点,近年来主要开发和应用的非常规原料包括棉籽蛋白、棉粕、菜粕、花生粕、白酒糟、葵花粕、豌豆、玉米干酒精糟(DDGS)、玉米胚芽粕、小麦、大麦、面粉、高粱、米糠粕、谷氨酸渣等。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