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营养

脂肪酸平衡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日期:07-24 作者:刘玉兰- 小 + 大

1.3.2 长链脂肪酸与母猪生产

PUFA不仅是生猪养殖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其还参与类固醇激素如雌二醇、孕酮和糖皮质激素等合成过程,对母猪繁殖性能有重要作用[33]。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鱼油能够提高后备母猪的子宫重量[34],而在妊娠母猪日粮中添加n-3 PUFA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提高胚胎存活率和窝产仔数[35]。大量研究报道,妊娠后期母猪的日粮中添加鱼油可提高仔猪初生重及仔猪n-3/n-6 PUFA的比值,降低仔猪断奶应激发生率,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36-37]。此外,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可提高仔猪初生重及乳汁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38]。因此,在母猪不同阶段日粮中添加PUFA尤其是n-3 PUFA能够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改善乳汁脂肪酸组成和免疫球蛋白含量,从而改善断奶仔猪抗应激能力并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2、脂肪酸平衡与母猪生产

目前母猪饲料中普遍使用单一油脂(如大豆油)。单一油脂脂肪酸组成不均衡,短、中链脂肪酸或n-3 PUFA等功能性脂肪酸缺乏或不足,无法满足母猪繁殖、泌乳及仔猪生长发育的需要。将多种不同油脂合理搭配改善脂肪酸平衡,可改善母猪的生产水平和健康。近几年“理想脂肪酸模式”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脂肪酸平衡的研究主要包括3个方面:n-6/n-3 PUFA平衡、不饱和脂肪酸(UFA)/饱和脂肪酸(SFA)(U/S)平衡、短链/中链/长链脂肪酸平衡。

2.1 n-6/n-3 PUFA平衡

已有大量研究探究不同n-6/n-3 PUFA比例对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目前对确切的适宜n-6/n-3 PUFA比例尚无定论,但普遍认为较低的n-6/n-3 PUFA比例有利于提高生产性能。Nguyen等[39]研究发现,n-6/n-3 PUFA比例为4∶1的日粮相比n-6/n-3 PUFA比例为13∶1的日粮,显著提高了仔猪断奶成活率,提高了哺乳期仔猪的个体增重和窝增重,并降低乳汁的n-6/n-3 PUFA比例。另有研究表明,相比n-6/n-3 PUFA比例为13∶1和9∶1的日粮,n-6/n-3 PUFA比例为3∶1的日粮能够提高产仔数,并提高仔猪血浆中IgG与IgA浓度[40]。此外,在母猪分娩前8 d,相比于较高n-6/n-3 PUFA比例的日粮(添加葵花籽油),饲喂较低n-6/n-3 PUFA比例的日粮(添加鱼油)能够显著提高母猪产后的采食量,降低分娩前血清瘦素和分娩后血清胰岛素的水平,缓解母猪围产期的代谢障碍并改善炎症状况[41]。Yin等[42]发现,3种n-6/n-3 PUFA比例(10∶1、15∶1和20∶1)的日粮对哺乳期母猪的ADFI和背膘水平无显著影响,但n-6/n-3 PUFA比例为10∶1的日粮显著降低母猪分娩至断奶的体重损失,并提高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

2.2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平衡

研究表明,猪日粮U/S比例能够影响脂肪酸的消化率,U/S与脂肪酸的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43]。当U/S值大于1.5时,脂肪酸的消化率可达85%~92%[44]。然而,U/S比例并不是越高越好。妊娠期母猪能量需求随着胎猪的生长逐渐提高,此时高能量浓度的脂肪酸吸收显得尤为重要,而过多的SFA会干扰UFA的吸收,不仅影响母猪能量的供应,还会减少母猪对必需脂肪酸的吸收,进而对母猪及其子代产生不利影响[45-46]。目前猪中日粮U/S值缺乏重视,相关的研究较少,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探究日粮U/S值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明确适宜的日粮U/S值。

上一篇:能量饲料替代玉米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尾菜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优缺点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