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营养

脂肪酸平衡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日期:07-24 作者:刘玉兰- 小 + 大

1.2 中链脂肪酸

1.2.1 中链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中链脂肪酸(MCFA)指含有6~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主要包括己酸、辛酸、癸酸和月桂酸等,常见来源为椰子油和棕榈仁油。MCFA可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中链脂肪酸甘油酯(MCT)。MCFA及MCT的链长较短,且是水溶性极性分子,因此在肠道中的溶解度较高,有利于在动物体内快速消化、吸收和氧化代谢,从而为机体快速供能[16]。与SCFA相似,MCFA也能够抑制肠道炎症介质的释放[17],提高免疫球蛋白含量[18],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19],从而改善肠道健康。除此之外,MCFA还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研究表明,MCFA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发挥抑菌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可降低pH,破坏细菌膜的完整性并干扰细菌胞内的酶活性[20-21]。而MCFA对多种脂质双层包膜病毒以及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毒活性,主要是由于MCFA能裂解包膜病毒颗粒[22]。

1.2.2 中链脂肪酸与母猪生产

MCFA和MCT由于易被肠道消化吸收并且不需要胆汁酸的参与便可被肝脏代谢,其相比长链脂肪酸(LCFA)更易被机体吸收利用,可作为生猪养殖中的高效能量来源[16, 23]。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正是高能量需求的时期,日粮中添加MCFA和MCT可满足母猪对能量的需求,提高繁殖性能和哺乳性能。张文飞等[24]研究发现,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猪的日粮中添加MCT能够缩短母猪的产程,利于产后恢复。Chen等[25]同样发现,在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的日粮中添加MCT可缩短母猪产程和断奶发情间隔,并且提高新生仔猪及断奶仔猪的存活率,降低腹泻率。在妊娠期第85天开始至泌乳期第21天的母猪日粮中添加7.75 g/kg的MCFA,能够显著缩短母猪产程和发情间隔,提高母猪采食量和乳汁中脂肪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并提高仔猪日增重和断奶重,降低仔猪死亡率和腹泻率,提高仔猪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改善仔猪脂质代谢,从而促进仔猪生长性能[26]。此外,母猪日粮中添加MCFA能够增加母猪和仔猪肠道的乳酸菌数量并降低致病菌数量,从而有利于维护母猪和仔猪的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健康[26-27]。

1.3 长链脂肪酸

1.3.1 长链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LCFA指含有大于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其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称为PUFA,根据脂肪链中第1个顺式双键的位置,PUFA又可分为n-3、n-6、n-9 3个家族。LCFA是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底物,氧化分解后能提供大量能量,是高效的供能和储能物质。除了供能以外,LCFA中的PUFA尤其是n-3 PUFA因能够调节脂质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抵抗癌症而受到广泛关注[28]。n-3 PUFA主要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ALA在动物体内可作为前体合成EPA和DHA。ALA主要来源于植物油,其中亚麻籽油中含量最高,而EPA和DHA主要来源于深海鱼油和微藻。PUFA是生物膜的重要构成成分,也参与磷脂的构成。磷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生物膜的功能及其新陈代谢能力。此外,动物脑、神经组织中含有极高浓度的DHA,对促进脑的发育、维持脑功能具有重要作用[29]。花生四烯酸(ARA)是机体产生炎性介质的重要前体物质,n-3 PUFA能够置换细胞膜中的ARA,从而减少各类炎性介质的产生,并且n-3 PUFA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来抑制机体炎症反应[30-31]。n-3 PUFA还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如Liu等[32]发现,EPA和DHA能够抑制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抑制IL-2的产生。

上一篇:能量饲料替代玉米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尾菜在养猪生产中应用的优缺点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