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祖代存栏情况来看,目前祖代种鸭存栏量处于高位,这意味着未来父母代种苗供应量将持续充足。根据推算,2025 年下半年至 2026 年上半年,父母代种苗月产量均在 1.8 万单元以上,远超父母代种鸭场引种需求。由于父母代种苗销量主要取决于父母代种场盈利状况,即商品代苗价格,在产能过剩背景下,商品代苗价格面临下行压力,进一步影响父母代种苗销售。 这种供应过剩情况在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剧。随着时间推移,祖代种鸭持续繁殖,父母代种苗产量会不断增加。而市场对父母代种苗需求并未相应增长,甚至可能因行业不景气而减少。这就如同不断注水的水池,排水口却未相应扩大,水池中的水必然越来越多,最终导致溢出。在白羽肉鸭市场中,父母代种苗供应过剩情况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严重影响。养殖户可能因种苗价格过低而减少养殖数量,甚至放弃养殖,导致行业规模萎缩。企业也可能因市场竞争激烈而面临生存压力,不得不进行产业调整或转型。 四、盈亏分析:行业亏损下的艰难前行 (一)鸭分割产品盈亏 从 2023 - 2025 年鸭分割产品盈亏数据中,可清晰看到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2023 年,鸭分割产品盈亏区间从 - 136 至 544 元 / 吨,平均 189 元 / 吨;2024 年,盈亏区间从 - 100 至 148 元 / 吨,平均 277 元 / 吨;然而到 2025 年,情况急转直下,盈亏区间从 - 160 至 - 110 元 / 吨,平均 - 268 元 / 吨 ,这表明 2025 年鸭分割产品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价格下跌是导致亏损的直接原因之一。如前文所述,2025 年鸭分割产品综合售价大幅下滑,与 2024 年相比,均价下降了 1022 元 / 吨。在成本相对稳定情况下,价格降低直接压缩利润空间,使得企业和养殖户收入减少。当售价低于成本时,亏损便不可避免。假设生产一吨鸭分割产品成本为 7000 元,2024 年平均售价 7670 元 / 吨时尚有一定利润;但到 2025 年平均售价降至 6648 元 / 吨,每吨就会亏损 352 元。 成本上升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养殖环节,饲料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较大。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饲料成本不断增加。一些主要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等价格持续攀升,使得养殖成本大幅提高。疾病防控成本也在上升,为保证肉鸭健康生长,养殖户需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疫苗、兽药购买以及养殖环境消毒等。这些成本增加,在售价下降情况下,进一步加重亏损程度。 (二)行业整体亏损状况 鸭屠宰行业在 2025 年上半年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这种亏损状况对上下游企业产生连锁反应。从上游养殖户来看,由于鸭分割产品亏损,收购价格降低,养殖户收入减少。一些养殖户甚至面临卖鸭亏本情况,其养殖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为减少损失,部分养殖户不得不减少养殖数量,甚至放弃养殖。据调查,在一些养殖集中地区,养殖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 [X]%,养殖规模也大幅缩小。 对于下游加工企业和经销商来说,亏损同样带来诸多困境。加工企业在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情况下,产品售价却难以提升,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为维持运营,一些企业不得不削减成本,如减少员工福利、降低生产规模等,这又进一步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经销商则面临产品滞销问题,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其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困难。一些小型经销商甚至因无法承受亏损而倒闭。 整个行业的亏损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就业岗位减少、农民收入降低等。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这无疑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五、市场展望:困境中的希望曙光 (一)产能去化的必要性与展望 在当前白羽肉鸭市场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下,产能去化已成为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必要性。过高产能使得市场上肉鸭及相关产品供应远超需求,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和养殖户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行业亏损加剧。若不及时进行产能去化,这种恶性循环将进一步恶化,导致更多企业和养殖户面临生存困境,甚至可能引发整个行业的崩溃。 |
上一篇:未来蛋鸡养殖规模发展趋势展望
下一篇:未来蛋鸡“黄金规模”究竟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