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环保风暴下养猪业的变革与发展

日期:07-08 作者:豆包- 小 + 大

3、养殖模式革新

传统养殖模式在环保新政下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而养殖模式革新为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是将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 。与周边种植户合作,将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还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清流县要求猪场配套消纳地,每头猪需 0.4 亩消纳地或 3 平方米生物氧化塘 。如此,猪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还为农作物提供丰富养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在一些地区,养猪场与蔬菜种植户合作,将沼液用于灌溉蔬菜,蔬菜生长更茂盛,口感也更好 。同时,种植户也可为养猪场提供一定经济补偿,实现互利共赢 。

集团化托管服务模式为中小养殖户提供了新发展思路 。中小养殖户可加入大型养殖企业的 “公司 + 农户” 模式,由企业提供环保技术支持和粪污集中处理 。正邦集团在广西通过 “公司 + 农户” 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凭借自身技术和资金优势,为农户提供先进环保设备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环保难题 。企业还可对农户养殖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确保养殖质量和环保要求落实 。农户则可专注于养殖生产,降低环保成本和经营风险 。

立体养殖探索模式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减少土地占用和污染排放 。鄂州的 “养猪天塔” 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它采用多层建筑和智能化管理,通过封闭式管理和高效粪污处理系统,实现污水循环利用和能源自给 。“养猪天塔” 的多层建筑设计,使单位面积内养殖数量大幅增加,提高土地利用率 。智能化管理系统可对猪的生长环境进行精准控制,提高养殖效率和猪的健康水平 。高效粪污处理系统将猪产生的粪便和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污水循环利用和能源自给自足,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四、养猪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环保新政的强劲推动下,养猪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向着 “绿色化、智能化” 方向大步迈进,这是时代要求,也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绿色化转型是养猪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环保风暴洗礼下,传统养猪业高污染、高排放模式已难以为继 。未来,获得生存权的猪场必须确保环保设施与养殖规模相匹配 。根据不同养殖规模,配备相应处理能力的沼气池、污水处理设备等,确保猪产生的粪便和污水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例如,一个年出栏 10 万头生猪的养殖场,其沼气池容量和污水处理能力必须能满足如此大规模养殖产生的粪污处理需求 。

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 90% 以上也将成为未来猪场的重要标准 。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用于周边农田施肥,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一些先进养殖场还将猪粪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发电,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通过这些措施,猪场不仅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能从粪污处理中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

与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相协调同样至关重要 。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各异,猪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承载能力 。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可适当发展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但要确保污水排放不对水体造成污染 。在生态脆弱地区,则需严格控制养殖规模,采用更环保的养殖方式 。

智能化转型也为养猪业带来新机遇和活力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猪舍内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环境参数,一旦发现异常,系统自动报警并采取相应调节措施,为猪创造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通过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还可实时监测猪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和行为模式,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提高养殖效率和猪的健康水平 。

在未来养猪业中,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一些养殖场借鉴鄂州 “养猪天塔” 模式,采用多层建筑和智能化管理,不仅减少土地占用,还通过封闭式管理和高效粪污处理系统,实现污水循环利用和能源自给 。这种创新模式为养猪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

在这场环保风暴中,尽管许多猪场面临严峻挑战,但也正是这些挑战促使养猪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传统散户的退出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腾出空间,中小型养殖场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自身竞争力,跨界资本则需加强对行业的认知和长期投入 。只有主动拥抱变化,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养猪人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站稳脚跟,迎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 。

上一篇:畜禽种养循环:从污染困境到生态转机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