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梭菌也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蛋白来源 。研究表示,将肉鸡日粮中 24.72% 的豆粕用乙醇梭菌蛋白代替,还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 。这一发现不仅为豆粕减量替代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还为提高养殖效益开辟了新的思路 。微生物蛋白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豆粕的依赖,降低饲料成本,还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同时,原料供应商也应打破地域性限制,增加销售替代资源种类,充分发挥河南省周边区域丰富的非常规的饲料蛋白原料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微生物蛋白在饲料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 三、需求端突破:减少豆粕用量 1、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的应用 在动物营养的世界里,有一个关键的认知转变: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本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求。低蛋白日粮,正是基于这一科学认知而诞生的创新理念。它是指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将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在饲养标准推荐水平的基础上降低 2 - 4 个百分点 ,同时补充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合成氨基酸,以达到氨基酸平衡的一种日粮模式。 这种日粮模式的出现,为减少饲料企业豆粕用量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河南银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探索 。该公司依据集团内部猪场的实测数据,不断优化配方数据库,及时调整原料使用 。在猪养殖的不同阶段,他们精准地采用低蛋白日粮。例如,在生长肥育猪 20 - 50kg 阶段,饲粮配制 15% 粗蛋白;50 - 100kg 阶段,粗蛋白控制在 13% - 14%;100kg 以上,粗蛋白进一步降低至 12% 。在怀孕猪、生长肥育猪中后期等阶段,甚至可以做到无豆粕日粮。通过这样的精准配方调整,河南银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仅减少了豆粕的使用量,降低了饲料成本,还保证了猪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双赢 。 2、精确饲料配方技术 精确饲料配方技术是一场饲料行业的技术革命,它融合了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旨在实现饲料配方的精准化和生产工艺的最优化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能够精确测定饲料原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为配方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体外仿生消化评价则模拟动物体内的消化环境,评估饲料原料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情况,使配方更加贴合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 。动物消化代谢实验和氨基酸消化率精准评价技术,深入研究动物对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和氨基酸的消化利用效率,为配方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不同原料的净能值和氨基酸组成及消化率等参数,补充合成氨基酸和维生素、矿物质等,精准制定饲料配方 。这一过程就像是为动物量身定制营养套餐,根据它们的生长阶段、品种特性和生产目的,提供最适宜的营养组合 。同时,根据不同原料特性和设备参数,对生产工艺进行准确评估,对原料粉碎细度,制粒、膨化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优化调整,从而提高饲料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 郑州市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精确饲料配方技术的应用上堪称典范 。该公司应用自主构建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及时调整配方原料使用 。他们采用湿化学法和近红外分析模型测定原料化学成分和营养参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开展动物生产试验、消化代谢和体外仿生消化联合试验,准确分析猪的营养需求,评估低蛋白日粮的生产应用性,精准制定配方 。2022 年,该公司猪浓缩配合饲料总产量为 2.2 万吨,豆粕使用量为 2894 吨,使用占比为 13.15%,使用占比比上一年减少 1.2%,相当于减少豆粕用量 264 吨 。这一显著的成果,充分展示了精确饲料配方技术在豆粕减量替代中的强大作用 。 3、蛋白原料预处理技术应用 饲料蛋白原料提质增效技术,是解决豆粕减量替代难题的又一关键方案 。豆粕替代物往往存在一些缺点,如蛋白质含量低,无法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氨基酸不均衡,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抗营养因子含量高,阻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或存在霉菌毒素,对动物健康构成威胁 。而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固态发酵技术、液态发酵技术、酶制剂和菌酶协同发酵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缺点 。 挤压膨化技术通过高温、高压和剪切力的作用,使饲料原料的结构发生改变,提高其消化率和适口性 。固态发酵技术和液态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抗营养因子,增加有益代谢产物,提升饲料的营养价值 。酶制剂能够特异性地分解抗营养因子,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 。菌酶协同发酵则结合了酶和微生物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了对饲料原料的处理效果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蛋白质消化吸收,提升了饲料质量,提高了非常规饲料蛋白原料的利用率,强化了豆粕减量替代效果 。 |
上一篇:蛋鸡非常规饲料应用前景广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