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管理

育肥猪舍管理五招秘籍

日期:04-11 作者:豆包- 小 + 大

育肥舍是生猪养殖中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猪群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出栏均匀度。科学规范的育肥舍管理需从环境控制、饲料管理、日常操作及健康监测等多维度入手。

一、环境控制:创造适宜生长条件

1.温度与通风管理

育肥猪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22℃。冬季需通过地暖、保温灯或热风炉维持舍内温度,避免猪群扎堆引发应激;夏季则需加强通风,使用湿帘降温系统或喷淋装置,防止高温导致采食量下降。通风设计应确保空气流通均匀,氨气浓度低于15ppm,同时避免贼风直吹猪体。

2.湿度与光照调节

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0%-70%。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可通过加强通风或铺设干燥垫料改善;湿度过低则需增加喷雾频率。光照强度建议保持50-100勒克斯,每日光照时间12-14小时,以促进猪群规律采食。

3.饲养密度优化

育肥猪每头占地面积应不低于1.2㎡(体重100kg阶段)。密度过高会导致争斗频繁、生长不均,需根据猪群动态调整栏位。建议按体重分群管理,同一栏内体重差异不超过10%。

二、饲料管理:精准营养与高效投喂

1.分阶段饲喂方案

育肥期可分为前期(30-60kg)和后期(60kg至出栏)。前期使用高蛋白(16%-18%)、高能量(3.2-3.4Mcal/kg)饲料促进肌肉生长;后期逐步降低蛋白水平(14%-15%),提高碳水化合物比例以加速脂肪沉积。可采用三阶段饲喂法进一步细化营养需求。

2.饲料形态与投喂方式

颗粒料可减少浪费并提高消化率,粉料成本较低但需注意防霉。推荐自由采食与定时定量相结合:前期自由采食保证生长潜力,后期控制日喂量(2.8-3.2kg/头/天)以避免过肥。饲喂时间应固定,每日至少投喂2次,夏季可增加夜间补喂。

3.饮水系统维护

每10头猪配置1个饮水器,水流量需达1.5-2L/分钟。每日检查水嘴通畅性,定期清洗水线防止生物膜滋生。水温保持在10-20℃,冬季可添加温水避免冷应激。

三、日常操作:细节决定效益

1.定时巡查与记录

每日至少巡栏3次,观察猪群精神状态、粪便形态及采食情况。记录异常个体(如跛行、咳嗽、腹泻等),及时隔离处理。建立电子档案,跟踪每栏日增重、料肉比等关键指标。

2.清洁与消毒程序

采用“全进全出”模式,每批次转出后彻底清洗栏舍,使用2%烧碱溶液浸泡地面24小时,再以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熏蒸消毒。日常坚持每日清粪2次,料槽每周清洗1次,防止霉变饲料残留。

3.分群与调栏策略

新入栏猪需按来源、体重分群,减少打斗。育肥中期对发育滞后猪只单独组群,补充营养添加剂(如赖氨酸、维生素B12)。转群前空腹12小时,降低运输应激。

上一篇:仔猪断奶全攻略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