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兽医

猪场蓝耳病的流行趋势与防控之道

日期:12-04 作者:佚名- 小 + 大

三、猪蓝耳病的特性

1、免疫抑制病

猪蓝耳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主要侵害猪体的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在猪的肺部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当巨噬细胞数量减少时,猪就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如腹式呼吸、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这是因为猪蓝耳病病毒破坏了猪的免疫系统,使得猪的呼吸道失去了有效的保护屏障,从而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

2、高度变异性

猪蓝耳病具有高度的变异性,经典株易出现变异。最初猪场可能使用经典的勃林格疫苗来预防蓝耳病,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典株可能会变异成 “广东株、湖南株、江西株、天津株” 等不同的毒株。这使得打蓝耳苗可能因毒株变异而防不住,而且变异后的毒株毒力更强。例如,一种毒株只能防一种蓝耳病,当毒株变异后,原来的疫苗就无法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

3、垂直过胎感染

猪蓝耳病可穿过胎盘使胎猪感染,常伴随圆环病,小猪免疫力下降。猪蓝耳病毒能够突破胎盘屏障,导致胎猪感染。这是其可怕之处,因为一般的细菌、病毒很难穿过胎盘屏障。同时,猪场发生蓝耳病时,必定伴随圆环病。小猪出现厌食、消廋、炸毛等症状,说明小猪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到最低水平。圆环病毒是一种相对较弱的病毒,它与蓝耳病毒 “狼狈为奸”,进一步加重了猪的病情。

四、猪蓝耳病的流行趋势

1、当前流行现状

猪蓝耳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我国约 90% 以上规模化猪场存在猪蓝耳病。目前我国主要以 PRRSV - 2 毒株流行为主,呈现多谱系和多样性。其中,以类 NADC30 毒株为优势流行毒株,类 NADC34 毒株的流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部分大型规模化猪场疫情偏重,病毒在规模化猪场内部流行和疫情散发为主。

2、流行趋势分析

猪蓝耳病病毒变异速度快,新变异株不断出现。我国猪蓝耳病流行发生明显变化,出现新的变异 HP - PRRSV 毒株。如 2015 年 10 月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病原监测与流行病学研究团队证实 2013 - 2014 年中国已出现新的变异 HP - PRRSV 毒株,并在吉林、黑龙江等几个省份传播扩散,该毒株致病性和致死率都很高。2017 年 6 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杨汉春博士团队指出重组 2 型 PRRSV(称为 TJnh1501)是由中国 HP - PRRSV 变异株类 MLV 与类 NADC30 发生重组后具有中等毒力的毒株已在中国开始传播。

病毒的 RNA 基因组容易发生突变,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的重组,导致猪蓝耳病病毒的变异速度较快。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可能出现高致病性变异株,使得其抗原性和致病性发生改变,现有的疫苗和诊断方法的效果受到影响。

种猪引进和流通、运输车辆和人员、气溶胶传播等增加了猪蓝耳病的传播风险。随着种猪的引进和流通日益频繁,引种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检疫和隔离措施,很容易将猪蓝耳病病毒引入新的地区和猪场。运输车辆和人员也是猪蓝耳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容易将病毒传播到其他猪场。在规模化养猪场中,由于猪只密度较高,通风系统不完善等原因,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增大,特别是在猪只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病毒更容易通过气溶胶传播给其他猪只。

五、规模化养猪场猪蓝耳病的发病因素

1、猪群因素

不同品种猪对猪蓝耳病的易感性存在差异。一些外来品种猪对本地环境适应性较差,相对更容易感染猪蓝耳病。例如,国外引进品种在蓝耳病暴发期间发病急、死亡率高。而本地品种猪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可能形成了一定的抵抗力,但也不能完全避免感染。

上一篇:一例引种后蓝耳不稳定处置方案

下一篇:常见禽呼吸道病的类型和鉴别诊断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