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猪场生产记录的调查研究 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为生产数据的收集提供了极大便利。回顾临床上有PRRS的猪群的生产记录可发现流产、早产、产活仔数减少,配怀率以及分娩率降低等情况。在有轻度或亚临床感染时,即使缺少临床症状也并不证明猪群中无PRRSV。 收集周报表生产数据,选取流产率、产房仔猪死亡率以及死胎、木乃伊等数据进行EWMA(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数加权移动平均)分析,可以评估猪群PRRSV的感染状态,特别是对流产率的监测最能够反映当前猪群PRRSV感染状态的波动。通过设定基线,追踪变化,发现猪群生产数据的异常波动,提前预警开展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检查,综合判断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6 疫苗免疫 现有商品化的PRRSV MLV能够诱导母猪产生迟发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的中和抗体在免疫后4周才出现,而且抗体水平比较低。所以疫苗免疫的目的是降低感染后的损失,而不是阻止感染。当猪群暴发PRRS时,紧急使用疫苗全群免疫,达到群体暴露,从而缩短病毒血症时间。断奶的阳性仔猪全部转移出去,截断病毒的场内循环。由于PRRSV能够通过垂直传播感染新生仔猪,对于已经感染的仔猪进行免疫并不能带来生产成绩的改善,所以仔猪免疫应在阳性稳定场进行,即母猪群PRRSV稳定的群体中使用,仔猪的免疫时间一般建议在14日龄或断奶当天。 4 讨论 PRRS的防控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根据周边环境制定相应的防控目标,增设配套设施,阻断新毒株进入场内,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PRRS阴性场应做好生物安全,严格防止PRRSV进入场内,定期进行环境检测,严格执行异常猪的日常监测,保持猪群阴性状态。通过定期采集断奶仔猪睾丸液检测PRRSV,如果检测阳性,则新生断奶仔猪需要全部转移场外,减少病毒的内循环。PRRS阳性稳定场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基础之上,需要加强猪群的健康管理,强化场内的消毒措施,阻断病毒场内循环。阳性不稳定场则需要对猪群定期药物保健,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通过测序分析场内流行毒株,选择合适疫苗进行科学免疫。如有条件及时启动封群净化流程,逐步清除场内病毒。 目前,国内流行的PRRS毒株比较复杂,存在着广泛的变异性和毒株的多样性,其传播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致病性各不相同,增加了该病防控的难度。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认知也在颠覆以往的观点,通过生产一线的探索和实践来不断的改进防控方案,最终一定能够制定出防控PRRS的有效策略。 |
上一篇:鸡多种肝病问题的探讨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