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处理体系,严格监管措施,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全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力提升,2023年全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量28.6万头只,同比增长45.9%,处理病害动物产品162.97吨,同比增长73.67%,有效保障全区动物防疫安全、动物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一是统筹规划布局。根据宁夏奶牛、肉牛、滩羊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畜禽规模化程度、病死畜禽种类和数量等数据科学测算,统筹规划和优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及配套收集暂存设施布局,发挥设施最大效能并留足发展空间。目前全区已建设6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业务范围覆盖20个县区。二是加大资金保障。先后出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方案》《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完善“政府监管、市场运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运行机制,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资金投入、保障措施等关键性措施,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自治区财政对每个新建无害化处理厂给予350万元建设补贴,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经费按照重量给予每公斤1元经费补助,确保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分布有序推进。坚持集中专业化处理主导模式,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的方式有序推进,从起步的小型无害化处理掩埋场到如今工厂化高温化质无害化处理厂,逐步实现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全覆盖集中处理,病死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大幅提升。 一是健全管理制度。指导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建设安装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满足技术工艺需求。指导建立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清洗消毒、人员防护、生物安全、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理等制度。二是压实主体责任。指导从事畜禽养殖、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做好前期收集、暂存、记录工作并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立收集、转运、无害化三本台账,认真核查填写病死畜禽免疫耳标号。建立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巡查制度,通过委托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定期巡查,乡镇兽医站定期检查、县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联合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定期监督和执法,严厉打击乱丢乱弃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确保病死畜禽应收尽收、应处尽处。三是创新收储机制。加快收集网点和运转网络布局,建成病死畜禽收集点7个,配备22辆专业病死畜禽运输车辆,扩大覆盖范围。对大型养殖场建设病死动物暂存间和转运台,探索一对一专收模式,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对中小规模养殖场,按区域建立冷库等暂存点,探索二次转运模式,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病死畜禽收集运输成本。 一是强化智慧监管。研发宁夏牧运通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信息系统,统一建设呼叫中心,对全区收集、转运、处理等各环节信息实行线上实时录入。目前,宁夏1490个规模养殖场、19万户散养户、53个畜禽定点屠宰厂、6个无害化处理中心、5个无害化处理掩埋场、7个无害化处理收集点全部纳入监管信息系统,无害化处理异常数据将成为重大疫病防控、规模场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参考指标。二是加强收运管理。指导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配备22辆专用车辆,配备能够接入国家监管监控平台的定位跟踪系统和视频监控设备,对收集、运输、交接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督促企业做好车辆、相关工具及作业环境清洗消毒。三是强化数据监管。探索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派驻官方兽医,对每年832条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审核-处理”数据实施全过程全链条监管,确保无害化处理数据真实可信。加强数据运用,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数据与财政补助、保险理赔相关联,2023年根据全区无害化处理量分配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395万元。协调将保险查勘与定点收集、转运同步开展,进一步简化理赔流程,方便养殖户报损和理赔。 |
上一篇:山东烟台加强动物检疫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