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多种传染性疾病都会对生猪造成一定的威胁与影响,而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就属于较为特殊的一种。这种疾病在感染之后,将会导致生猪群的繁衍能力以及正常生长发育能力受到限制与影响。猪免疫抑制性疾病将会在生猪群当中快速传播流行,进而破坏生猪的免疫系统,导致生猪的免疫功能因此而受到影响,各种病毒性疾病将会对生猪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感染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之后,生猪可能会面临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情况,临床症状相对来说较为复杂,这给畜牧行业的兽医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1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分析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共同影响,造成生猪的免疫能力下降以及生猪的免疫系统遭受了严重的损伤,进而导致生猪的机体抵抗能力和抗病能力因此而下降,进而患上各种疾病,这类疾病的总称就是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一般来说这种疾病分为先天患有和后天感染两种类型,而导致后天感染的因素比较多,具体来说主要如下所示。 1.1 饲料营养配置不科学 猪免疫系统当中,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基础就是抗体,这种抗体属于一种具有特殊作用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氨基酸共同参与,如果饲料当中的蛋白质或者氨基酸供应不足,那么生猪免疫抗体将会无法合成,进而呈现出免疫抑制的情况。一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物质或者微量元素,例如维生素、钙铁锌硒等对免疫合成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硒对免疫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锌可以帮助蛋白质代谢,因此可以说免疫系统必须要微量元素的支撑才能够继续运作。 如果生猪饲料营养配置不科学,那么猪在生长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蛋白质合成与代谢受到影响的情况,此时生猪的机体免疫功能将会进入被抑制的状态。同样,维生素B2、B6、尼克酸等,这些都需要参与到蛋白质代谢活动当中。因此,一些生猪在正常生长过程中逐渐出现免疫能力降低的表现,主要原因就是生猪的饲料营养配置不够科学。 1.2 各种应激反应 在生猪饲养的过程中,对生猪的管理条件不科学、环境温度湿度不合理等,会引起生猪的应激反应,例如环境噪音过高、通风条件不好、卫生条件不达标、温度过高、温度过低、饲养密度过大等,这些都属于较为常见的引发应激的原因。即便是在正常的饲养环境下,对生猪进行较为突然的处理,例如注射疫苗、运输、断奶等,也容易引发生猪的应激反应。一旦处于应激状态,生猪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将会快速分泌,体内将会产生一些热应激蛋白等异常代谢产物,进而影响淋巴细胞的整体活性。同时,生猪受到应激源的刺激之后,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综合症状,生猪的胸腺淋巴组织可能会因此而萎缩,血液当中的淋巴细胞也会因此而逐渐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会导致免疫应答系统受到阻碍,进而出现免疫抑制症状。 1.3 疫苗和药物使用不合理 经过实际养殖经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一些养殖人员在生猪饲养的过程中肆意使用药物,主要的出发点在于提前预防或者治疗一些猪感染的疾病。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治疗方式很可能会引发机体免疫能力下降,例如四环素类药物、地塞米松药物,这类药物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生猪使用之后,免疫抗体与淋巴细胞生成将会受到影响,使用不当容易引发免疫抑制问题。 1.4 饲料霉变影响 如果喂养生猪的饲料发生了发霉、变质问题,饲料当中将会产生霉菌毒素,例如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类型。在生猪饲养的过程中,如果吸收了低剂量的霉菌毒素,可能会导致胸腺、脾脏等器官发生萎缩,巨噬细胞将会受到毒害作用,进而无法去除进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呈现出免疫抑制的新效果。如果吸收高剂量的霉菌毒素,可能会导致生猪中毒发病,甚至直接死亡。 1.5 病原微生物诱导因素 首先是病毒性因素,例如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等。其次则是细菌性因素,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弓形体病、猪支原体肺炎等。这些疾病在感染之后,会导致猪的免疫能力快速下降,进而呈现出免疫抑制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