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鼻支原体(Mhr)和猪肺炎支原体(Mhp)同属支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支原体属(Mycoplasma)成员,无细胞壁结构,是一种较小的球状、点状、杆状和多形态微生物。它们的发病症状存在显著差异,猪肺炎支原体单独感染时,猪群多发咳喘,生长速度减慢,料肉比增加,药物治疗后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后果;猪鼻支原体单独感染时,其临床表现形式与副猪嗜血杆菌(HPS)类似,治疗难度较大。 这两种支原体病一旦与其他呼吸道病原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等协同感染时会引起严重的猪呼吸道综合征,极大增加了疾病的防控难度。所以我们要做好区分,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 1、临床症状 猪肺炎支原体主要引发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即猪支原体肺炎,俗称猪气喘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最早可能发生于2-3周龄的仔猪,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感染后导致猪群日增重减少、生长不良、饲料报酬率下降,养殖成本增加,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鼻支原体是鼻腔和扁桃体内常见的病原之一,在我国猪群中检出率很高。一般感染3-10周龄的猪只,主要传播方式是由母猪或中大猪传染给仔猪,引起猪只发生肺炎、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中耳炎等病症。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身体蜷曲,腹部触痛,关节肿大,跛行,体温一般在40-40.5℃。 2、鉴别诊断 猪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理变化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和隔叶前缘呈肉样实变,纵膈淋巴结明显肿大。病猪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日渐消瘦、精神萎靡等,体温一般不高,病程可持续2-3个月。猪只单独感染时其病程较短,致死率不高。冬季和冷暖骤变的季节发病率较高。 猪鼻支原体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关节肿大、跛行等,病理变化特征是肿胀关节内有乳白色脓液,后肢皮下有胶冻样渗出液,肺脏呈现间质性肺炎病变、肺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腹股沟淋巴结稍有肿大。有的猪场发病以心包炎为主,有的猪场以腹膜炎或关节炎为主。猪场应激状态越严重,浆膜炎就越严重。 3、防控措施 (1)生物安全 加强生物安全和人员管理,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人员车辆进出管理,做好必要的清洗消毒工作,日常用品、甚至采购的食材也不容忽视,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播途径。 (2)饲养管理 加强日常对猪群的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新鲜度,减少或避免环境应激因素。要把好引种关,引种前应做好检疫工作。引种后要隔离观察半个月, 确定无症状表现后方可混群。要做到全进全出。 (3)营养标准 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减少霉菌毒素的摄入。给猪群饲喂安全、可靠、高质量的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充足供应,使猪群获得全面而且平衡的营养,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力。 (4)药物控制 目前猪肺炎支原体可使用疫苗进行防控,但猪鼻支原体暂无疫苗可用,因此临床防控需结合药物治疗来减少猪群发病率和减轻临床症状。猪鼻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通过干扰细胞壁合成发挥抗菌作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对其无效,磺胺类药物对其也不起作用,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林可霉素较为敏感。 总的来说,预防和控制猪鼻支原体和猪肺炎支原体疾病需要养殖人员的不懈努力。遵守卫生和防疫要求,加强疾病的预防意识,通过综合防控手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原的传播,确保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
上一篇:猪蓝耳病系统化防控思路
下一篇:猪流行性腹泻整体防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