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同病原之间互相作用、互为诱导,导致猪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比率增加。猪多病原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比单一病原感染更复杂,诊断与治疗难度更大,给猪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猪场应采取重视生物安全、科学饲养管理、提升猪免疫力等预防措施,尽量减少混合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混合感染,应及时正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明确治疗措施,避免错误诊断,减少经济损失。 从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的大量数据分析得知,目前发病猪以2种或2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的现象很普遍,混合感染的病原主要包括病毒与病毒、病毒与细菌、细菌与细菌等,也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之间的混合感染。病毒感染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PCV)最为多见,细菌感染以猪链球菌(SS)、肺炎支原体(Mhp)、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副嗜血杆菌(HPS)最为常见。2023年,混合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PM)、附红细胞体(BB)和胞内劳森氏菌(Li)的比例比往年明显增加。不同猪场之间,混合感染的病原差异很大。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混合感染发生的原因主要与猪场的环境(周围环境和内部环境)、猪场管理水平等因素相关性很大。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发展,频繁引种、高密度饲养、疫苗和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等,促使猪的体质呈高度过敏状态,在管理不善的情况下,不同病原之间互相作用、互为诱导,导致猪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比率增加。猪多病原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比单一病原感染更复杂,诊断与治疗难度更大,给猪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猪场应尽量减少混合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混合感染,应及时正确诊断,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 1、猪多病原混合感染多发原因 1.1 猪群健康度低 由于饲料霉菌毒素、细胞分化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细菌和病毒产生的毒素、环境毒素、药物和重金属等对机体的作用,导致机体肝肾功能损害,猪群健康度降低,存在于环境中的多种病原微生物趁虚而入。 1.2 机体免疫抑制 由于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等免疫抑制性疾病、一些营养因素的缺乏、注射和转群等多种应激因子的产生、某些化学物质及药物的泛用,损伤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而引起免疫抑制,对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缺乏有效抵抗。 1.3 场外病原侵入 由于引种不慎,猪场周边发生重大疫情,生物安全出现疏漏,消毒、免疫、药物保健等防病控病措施执行不到位,导致场外病原微生物侵入。 1.4 条件致病作用 天气骤变、温差过大、转群并群、密度不适、光照过强、空气质量差、剪牙断尾咬架等,导致皮肤黏膜屏障受损,机体抵抗力下降,猪副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等猪体内的常在菌大量繁殖、产毒而发病。 1.5 菌群平衡紊乱 由于不当消毒(过度消毒、高频次消毒)、滥用抗生素、饲料质量差等原因,导致机体菌群平衡(生态平衡)被打乱,有害菌大量孳生。 1.6 病原毒力增强 由于过度免疫、疫苗不当使用、过度消毒、环境恶化等原因,一些病原发生变异或重组,毒力返强,重新危害猪群。 2、猪多病原混合感染常见类型 临床中猪多病原混合感染类型非常多,报道称,有PRRSV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PCV、APP、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沙门氏菌(SALM)混合感染,有PCV与Mhp和HPS、PRV和BB、猪丹毒(Ery)和BB、大肠杆菌(E.coli)、SS、Mhp混合感染,有PRV与APP、PM、弓形体(TP)混合感染,有猪瘟病毒(CSFV)与Ery、HPS、TP混合感染,有SS与APP、BB、PM、HPS混合感染[1],有E.coli与PEDV、SALM混合感染,有BB与溶血性葡萄球菌(SHL)、猪细小病毒(PPV)混合感染,有猪流感病毒(SIV)与PM混合感染,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与PEDV混合感染等,但比例较高的是以PRRSV和PCV为主因的混合感染。 |
上一篇:初产蛋鸡破壳蛋过高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秋冬季节交替时鸡病的防控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