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兽医

兽医临床治疗中的禽病防控原则

日期:10-26 作者:佚名- 小 + 大

我国现代化养禽业陆续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家禽养殖场,随着养禽生产技术和禽病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养禽生产得到了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养禽大国。但是由于养殖技术受一些传统养殖观念的束缚,我国家禽养殖业仍然存在疫病多发的现状,导致死淘率高、出栏率低、生产效率低,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成为困扰我国养禽业发展的瓶颈。

在2008年两次动物疫病防控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必须转变防控疫病的观念,实行健康饲养畜禽,增强畜禽的体质和天然免疫力,以全面落实生物安全要求的健康养殖为基础,牢固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综合防控”的禽病综合防控原则。

在集约化规模化饲养的禽群中,若忽视预防优先的措施,而忙于治疗禽病,势必造成养禽业生产完全陷于被动局面。只有抓好预防措施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许多禽病不发生,即使发生也能及时得到控制。

执行预防为主的原则首先要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护体系,所谓生物安全是指阻断引起畜禽疾病的病原体进入畜禽群体,排除疾病威胁的多种预防措施而集成的综合措施,是减少疾病威胁的最佳手段。

按照动物传染病发生和传染的基本原理,禽病的防控依然包括3个环节:消灭传染源、切断全部可能的传播途径.应用生物制剂保护易感禽只。

片面的将禽病预防简单地理解为接种疫苗是十分错误的,必须认识到疫苗的作用是有限的,虽然疫苗免疫可以防止或减少发病和死亡,但大多数疫病的疫苗免疫并不能阻止强毒感染、复制和排出。

此外,疫苗免疫群体依然会发生各种原因的免疫失败,因此不能单纯依赖疫苗,疫苗可作为最后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做第一道防线。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做好疫苗免疫接种的同时,必须有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如果不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致病病原就会在禽群中不断循环,累积到一定程度疫病就会暴发,此时质量再好的疫苗也不可能对禽群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

由于目前家禽疫病具有发病非典型化及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等现象,使得只用药物不能起到有效防治疾病的作用。

规模化禽场要定期对禽群进行病原学和血清抗体监测,推行“定点、定期、定量、定性”的四定监测模式,建立禽群的健康档案,以便正确认识和处理家禽疫病防控过程中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明确家禽防疫的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家禽防疫的着眼点应该是使整个群体具有较高的健康生产水平,淘汰残次禽,消除隐患。因而,必须树立防控禽病的新观念。

上一篇:母羊产羔几种助产方法及预防难产注意事项

下一篇:当前肉鸡养殖面临的困境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