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业篇

2023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日期:02-17 作者:曹兵海、李俊雅- 小 + 大

牦牛养殖区域更加重视经济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高原牧区牦牛繁育和架子牛基地功能将进一步凸显,牦牛育肥生产将向饲草料更丰富的农牧交错带和低海拔农区转移,半农半牧区牦牛舍饲错峰出栏和低海拔农区牦牛高效育肥模式将继续扩大。

产业前端的饲草料成本的控制、后端生产环节的人工成本、超大型牛场的资金和管理运行成本等仍将制约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水平和比例持续提升,基于重视产业链前端和产品市场终端的肉牛牦牛全产业链发展的盈利养殖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饲料营养研究室主任 王之盛)

2.3. 疫病防控

2022年,农业农村部继续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织开展了规模化种牛场和奶牛场的结核病净化评估工作,共11个单位通过了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的净化评估,其中种牛场3个,奶牛场8个。此外,各省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牛上述两病的净化评估工作。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及牛腹泻综合征仍是影响肉牛牦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常发性疫病,多病原混合感染导致其诊断、治疗困难;在禁抗和减抗压力下,牛等食品动物的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和数量都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多联快检方法有助于精准诊断,对症下药,降低抗生素盲目使用,提高治疗效率;多联多价疫苗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一方面从预防着手,关口前移;另一方面将大大降低养殖端对抗生素的依赖性。

牛结节性皮肤病、牛流行热及牛赤羽病等虫媒性疾病的发生呈增加趋势,发病周期延长,发病区域增加,因此,有必要加强这些病种的防控技术研究,提高防控效果;尤其是赤羽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控制手段。

2022年国家发布了《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和《全国畜间人兽共患病防治规划(2022—2030年) 》,规定了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是两种重点防控的古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并明确要求到2025年,50%以上的种牛场(站)须达到净化或无疫标准;到2030年,75%以上的种牛场(站)须达到净化或无疫标准。提高现有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安全有效的牛结核病防控产品,开发区分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有效防控和净化牛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十分关键。

此外,加强重要病种的流行病学研究、风险因子分析和预警,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对有效控制牛病具有重要意义。(疫病防控研究室主任 郭爱珍)

2.4. 饲养工艺、设施设备与环境控制

肉牛饲养模式继续向散栏饲养模式过渡。适度规模家庭养殖场以及以农户为单位的母牛养殖小区,实施母牛饲养管理工艺适宜化,是母牛养殖的发展趋势。联合饲料营养、饲养工艺等综合配套技术实现育肥牛节本提质增效的养殖目标。

牦牛养殖着力培植要素齐全、功能配套的适度规模的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突出生态功能定位,着重强化基于环保节能型轻简化牦牛养殖装备、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技术研发。

饲草料收贮机械和全混日粮(TMR)制备机械持续发展,牛场中小型饲喂机械、恒温饮水设备、粪污收集处理设备继续得到推广应用,促进家庭牛场养殖机械化率和收益的提升。

继续完善基于种养结合的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模式,推动提高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水平。(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主任 陈昭辉)

2.5. 屠宰加工与品质控制

具备市场感知与调整能力、市场与品牌运作能力的企业具有生存力和竞争力,盲目扩展与固守成规、邯郸学步的企业可能会遭遇更多挑战。

冷却(冷鲜、冰鲜)牛肉的商标注册、加工品生产与流通量有所提升。掌握市场结构和消费层次需求的屠宰与加工企业,将会顺势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上一篇:2023年牛肉行业发展趋势

下一篇:从行为学角度思考奶牛福利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