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环境控制 1.养殖场与交通干线、居民区、屠宰场及其他养殖场有一定距离。猪场周围3千米内无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厂,无大型化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距离交通要道、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学校l千米以上;猪场不得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猪场周围有围墙或其他有效屏障。 2.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猪场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净道和污道要分开,互不交叉;生产区在管理区的下风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应在生产的下风向或侧风向。猪场内道路要硬化,周围要设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3.应备有清洗消毒设施并有效运行。进入厂区大门口处有车辆消毒通道,消毒池与大门同宽,长度不小于进场大型机动车车轮一周半。应备有高压喷枪等消毒设备。生产区入口处设有淋浴、更衣间、换鞋和洗手设施,畜舍入口处有消毒设施。 4. 猪舍地面、墙壁和设施应便于清洗和消毒,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给排水通畅,通风良好,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388要求。 5.应按照不同猪舍分别配备饲喂和环境控制设备。 6.饮用水不受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和农药的污染;应定期对饮用水进行水质监测,水质应符合国标的要求;同时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孳生。 7.猪舍应有防鼠、防鸟、防蚊蝇设施。定期投放灭鼠药,控制啮齿类动物。投放鼠药要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应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进行寄生虫控制,控制程序符合NY5031的要求。也可采用物理方法,灭蝇灯、捕蝇笼等。 8. 卫生消毒 (1) 消毒剂。消毒剂要选择对人畜安全、对设备没有破坏性、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2) 消毒方法。采用喷雾消毒、 浸泡消毒 、臭氧消毒 、喷洒消毒、火焰消毒等。 (3) 消毒制度。猪舍周围环境每月用2%火碱液消毒一次,在疫病高发季节增加一次消毒;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个月用2%火碱溶液消毒1次。在大门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生石灰,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洗澡、更衣和紫外线消毒。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猪舍消毒: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 用具消毒: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针管等用具进行消毒,可用0.2%~0.5%过氧乙酸或1∶500的聚维酮碘消毒。 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猪消毒的消毒液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聚维酮碘等。 9.病死猪应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10.疫病控制与扑灭 养猪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二、“固本强元”,增强体质,少得病 1、兽药使用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补充充足的营养,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减少药物使用量,仔猪、生长猪必须治疗时,药物的使用符合NY 5030的要求。育肥猪后期的商品猪,尽量不用药物。必须治疗时,根据所用药物的停药期严格遵守。发生疾病的种公猪、种母猪必须用药治疗时在治疗期达不到停药期的不能作为食用淘汰猪出售。 |
上一篇:浅谈猪场内部生物安全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