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堆沤还田技术模式 堆沤还田是将易腐垃圾、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通过静态堆沤处理后科学还田利用。发酵时间一般不少于 90 天。主要设施为堆沤池或堆沤设备,应具有防雨、防渗等功能。该技术模式操作简单、建设和运行成本较低,但发酵周期较长,需采取臭气和蚊蝇控制措施。
典型案例 3: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该案例覆盖 1 个村约 1100 人。2016 年投入运行,主要处理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蘑菇渣等有机废弃物,设计处理能力为 0.18 吨/日,目前实际处理有机废弃物 0.13 吨/日。在投资建设方面,村集体投资 2.7 万元,建设固液分离平台、分层发酵池、渗滤液发酵池、遮雨棚等,占地面积 60 平方米。在运营管理方面,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将厨余垃圾投放至村内收集点,再由保洁员运至处理站。厨余垃圾经除杂和固液分离后,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置入分层发酵池,添加微生物菌剂,并定期转动驱动装置,实现发酵池内物料的搅动和换层。村集体负责处理站运维管护,用工 1 人,综合运行成本约 215 元/吨。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年可产有机肥约 24 吨,主要供周边农户免费使用,渗滤液贮存发酵后还田利用。 典型案例 4: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该案例覆盖 1 个村约 350 人。2019 年投入运行,主要处理厨余垃圾等易腐垃圾,设计处理能力为 0.15 吨/日,目前实际处理有机废弃物 0.11吨/日。在投资建设方面,通过村集体自筹、企业赞助、政府补助等投资 5 万元,建设易腐垃圾处理站,主要包括预处理设施、腐化仓、渗滤液贮存池、收集车、粉碎机等,占地面积 450 平方米。在运营管理方面,村民进行垃圾分类,保洁员定时收集转运厨余垃圾,尾菜、农作物秸秆等由村民自行投送至处理站。有机废弃物经分拣、破碎、混合等预处理后起堆,并用黄土封堆进行堆沤。第三方负责运维管护,费用由政府承担,用工 1 人,综合运行成本约 130 元/吨。在资源化利用方面,产出物经筛分后运至田头进一步腐熟,年可产“土杂肥”约 20 吨,用于蔬菜、水果种植。 三、厌氧发酵协同处理技术模式 厌氧发酵协同处理是将人畜粪污、农作物秸秆、易腐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经过粉碎、除杂、调质等预处理后,置入厌氧发酵罐进行处理,可产生沼气和沼肥。常见的有湿法和干法厌氧发酵,需配套原料预处理设施、进料设备、储气柜、沼肥贮存设施等。沼气经过净化、提纯处理后可作为清洁能源使用,沼肥可还田利用或生产有机肥。该技术模式资源化利用率较高,但对稳定运行、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较高,适宜原料供应充足、清洁能源需求大、农田消纳能力强的地区。从实践来看,易腐垃圾、厕所粪污等一般可依托现有畜禽粪污厌氧发酵设施进行协同处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预处理、进料以及其他配套设备。 |
上一篇:消毒防腐药的使用方法和种类
下一篇:猪场不同部位的科学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