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监测数量 省级及各地监测任务数量见附件19。 七、检测方法 (一)病原检测。对牛羊食道—咽部分泌物(O-P液)、猪颌下淋巴结或扁桃体或家畜病料样品,采用RT-PCR方法或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口蹄疫病原。 (二)抗体检测。猪免疫28天后,其他畜免疫21天后,采集血清样品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O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或固相竞争ELISA,合成肽疫苗采用VP1结构蛋白ELISA进行检测。 A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或固相竞争ELISA。 八、判定标准 (一)免疫合格个体 1.液相阻断ELISA:牛、羊抗体效价≥27,猪抗体效价≥26。 2.固相竞争ELISA:抗体效价≥26。 3.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按照方法或试剂使用说明判定阳性。 (二)免疫合格群体。免疫合格个体数量占群体总数的70%(含)以上。 (三)监测阳性个体。采用RT-PCR或实时RT-PCR检测,结果为阳性。 (四)确诊阳性个体。监测阳性个体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诊,结果为阳性。 (七)确诊阳性群体。群体内至少检出1个确诊阳性个体的。 (八)临床病例处置。按照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处置。 附件4 布鲁氏菌病监测计划 一、监测目的 贯彻落实《河北省奶牛布病防控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掌握牛羊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感染状况,查找分析风险隐患,推动布病防控工作。 二、监测对象 牛、羊、鹿等布病易感动物。重点选择有流产、死胎的牛、羊、鹿及同群畜。选择非免疫、S2疫苗口服免疫超过6个月或A19疫苗免疫超过个18个月的畜群进行监测。所有监测对象需背景清楚,包括动物种类、年龄和免疫状况(是否免疫、疫苗名称、免疫时间、免疫剂量和接种途径)等信息。 三、监测范围 牛、羊、鹿等布病易感动物的种畜场、奶畜场、规模饲养场、散养户、活畜交易市场、屠宰场等;对辖区内的所有种公牛站进行逐头检测。 四、任务分工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所有净化场和种公牛场进行监测,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所有稳定控制奶牛场、种畜场和屠宰场进行监测;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其它奶牛场、规模饲养场、散养户、活畜交易市场进行监测;奶牛养殖企业每年对本场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测,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 五、监测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安排监测,但需在11月15日前报送不低于规定数量的监测结果。 六、监测方式及数量 (一)抗体监测 1.种公牛站。对种公牛站所有种公牛进行采样监测。 2.种畜场。抽样场群为除种公牛站外的所有种牛羊场,按照发现疫病方式抽样。 3.奶畜场。采样监测对象为未免疫奶畜及免疫抗体消失奶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