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市场和产品流通运营系统监管,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同时,中国食品追溯存在技术限制、成本较高、人才缺乏等问题,而区块链追溯凭借信息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共识信任、可靠数据库等特征,在构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对中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管理困境的分析和对中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基本类型的归纳,指出了中国农畜产品追溯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构建农畜产品区块链可追溯系统的意义,提出了以区块链为核心的追溯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区块链;可追溯;去中心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开透明引言 随着我国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居民收入逐步增长,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乳、禽、蛋、肉等农畜产品消费率逐步提高,但农畜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市场本身供给有限,超额需求拉动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市场自发性的影响导致部分生产者进行投机生产,试图用其他非自然手段或者低成本投资缩短农畜产品生产周期,以提高利润。在此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消费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市场产生怀疑。从“疯牛病”到“禽流感”再到“口蹄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国家监管的难题。面对时有发生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监管系统的有心无力显示出诸多无奈,主客观因素的交叉制约使得管理难度加大。因此,构建安全的农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重振消费信心,对于推动我国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管理困境 1.1 生产者数量较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且地域分散根据我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总共有农户约2.3亿户,其中有2.1亿户农户人均约承包土地0.53hm2,农户规模较小且分布相对零散。同时,全国登记的食品生产加工类企业有44多万家,其中约有80%的企业实际上只是10人以下的小作坊和小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主体呈现出规模小、分布散、数量多等点多面广的特点,给相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1.2 农畜产品供应链长,加工生产环节较多,且来源复杂综观我国的畜牧业生产,从初始环节的种养殖到后续的生产加工,从产品的流通环节到销售环节再到消费的过程,我国的畜产品供应涉及的环节较多,供应链较长,且农畜产品来源较为复杂,给农畜产品的安全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1.3 社会诚信意识相对缺乏,民众的食品安全信心较为匮乏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导致农畜产品类的食品出现假冒伪劣和滥用违禁物质等现象,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致使有关农畜产品及食品安全的谣言时有流传,加剧了社会民众对农畜产品及食品安全的不信任程度。 2 中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基本类型 为了能够刺激社会农畜产品消费活力,建立无中心、覆盖广、迅捷真实的信息链进而使质量信号有效传递、生产消费过程透明化,已成为缓解我国农畜产品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优解。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追溯建设始于2006年,在政府支持、企业配合的合作模式下,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政府主导的农产品追踪体系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追踪体系仍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依赖政府推动的公共监管体系。以农业农村部为例,其主导的从生产环节出发建设的农产品质量追踪系统,主要包括全国种植产品追踪制度、动物识别和疫病追踪制度、水产品质量安全跟踪制度和农垦农产品质量追踪制度;而商务部则主要负责建立以流通为核心的包括肉类、蔬菜的流通跟踪系统等在内的农产品质量追踪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