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如何实现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 想要实现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沈建忠认为,并非是单一环节少用抗菌药或寻找替代品,而是需要通过一个综合的工程来实现。 首先要改善养殖条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畜禽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喝的水、吃的料没有细菌污染,从原来的散养、个体养殖到现在的规模化养殖、智慧养殖,提升饲养条件、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减少动物患病机会,从而减少兽药使用量。 其次,要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提高动物疾病的诊疗水平,通过专业的诊疗,做到对症用药、科学用药、精准用药。这样能有效减少养殖户因“病急乱投医”而过量使用兽用抗菌药。 另外,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打击非法用药,有些小养殖场为了降低成本,私自通过一些途径购买抗菌的原料药,掺到饲料里长期喂食畜禽。如果不严厉打击这种行为,我国的减量化行动收效可能会大幅降低。 最后,研发出精确性更高、质量更好的兽药产品,同时,鼓励科研开发替抗产品,让新研发的替抗产品替代一部分兽用抗菌药物。 “兽药使用量减少,畜禽产量增高”是畜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沈建忠认为,“用药少、产的多”需要养殖业和兽药产业以及兽医等多方共同努力。 问题四:兽用抗菌药和兽用抗生素是一回事吗? “从学术上来讲,兽用抗菌药和抗生素不完全是一回事。”沈建忠向记者介绍,抗菌药的概念范围要比抗生素更广,抗菌药=抗生素+合成的抗菌化合物。 抗生素是将细菌培养发酵后提取出的抗菌物质,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青霉素、红霉素都属于抗生素。而合成的抗菌化合物并非由细菌培养产生,而是通过化学手段合成,比如沙星类药物。 沈建忠说,对于细菌引起的感染,抗菌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比如大肠杆菌感染会导致猪的腹泻,沙门氏菌感染会导致鸡的白痢病。抗菌药物在养殖中用来治疗动物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 问题五:饲料“禁抗”后,一些抗球虫的兽药被保留可长期在商品饲料添加,这是为什么? 球虫病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疾病,主要在鸡、犊牛、仔猪、兔等畜禽中发生,目前动物球虫病发病后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为了预防球虫病,一些抗球虫的兽药被保留可长期在商品饲料添加,通过经常性持续性的饲料投喂,能够起到预防效果。 沈建忠介绍,目前畜禽预防或治疗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两种给药方式,一种是将如抗球虫类兽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在饲料中,长期用药;另一种是用药片、药剂等短期用药。 “长期使用驱虫药也会使寄生虫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所以除非球虫病等必须要通过饲料添加长期预防的疾病外,其他寄生虫病预防建议使用短期给药方式,避免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沈建忠说。 问题六:养殖过程中兽药是怎么使用的? 沈建忠告诉记者,按用途分类,兽药包括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等等,同时还可以按施用的对象分类,包括家禽用药,蜂类用药,水产用药等等。 使用兽药的途径主要是注射和口服,注射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等,口服包括直接喂食胶囊、片剂,或是通过饮水和拌料喂食兽药。此外,还有少量兽药可以通过喷淋的方式使用,比如有些驱虫药可以通过剪毛后喷淋来实现驱虫效果。 “我们现在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了,一个养殖场饲养的畜禽可能有几千或上万只。这种情况下,需要用兽药来群防群治。相较而言,逐一注射比把药放在饲料和饮水里更费时间和人力。”沈建忠说。因此,如果通过口服的途径能够达到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规模养殖场一般会优先选择口服用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
上一篇: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