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后备母猪的标识。做好配种和产仔记录,避免混精配种;大白公猪(精液)配种后生产的后备母猪左耳打缺口;长白公猪(精液)配种后生产的后备母猪右耳打缺口;其他小母猪、小公猪不打缺口;杜洛克公猪(精液)配种的后代不打缺口。 (4)配种管理。需要繁殖后备母猪时,左耳缺口母猪必须用长白公猪(精液)配种 ,右耳缺口母猪必须用大白公猪(精液)配种;不需要繁殖后备母猪时,用杜洛克(精液)配种,生产后代不打耳缺,全部育肥出栏。 2、适当调整生产母猪的品种结构 传统商品猪场通常需要常年引进大量的长大、大长二元杂母猪补充淘汰的生产母猪。为最大程度减少引种次数,可以引进纯种长白或者大白,通过场内扩繁,生产二元杂母猪,减少引种风险。 3、灵活应用品种配套模式 有效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品种配套模式是充分利用杂交优势,目前我国养猪业中主要有杜长大、杜大长纯种配套生产模式和配套系生产模式。出于生产安全暂时封场的现象,为实现满负荷生产,必要时可以采取回交的方式补充生产母猪,亦即早期挑选体型外貌符合要求的杜长大、杜大长青年母猪,按照后备母猪要求培育为优质父母代母猪。为尽量减少生产效率的降低,终端父本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的模式是用父系大白作为终端父本,其次长白,而尽量避免使用杜洛克作终端父本。 4、采用商品化公猪精液 终端父本的遗传性能影响商品猪生产性能的一半,所以优良公猪在养猪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按上述方法改变了生产母猪的品种结构或品种配套模式的情况下,可以购买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优良公猪精液(要确保进行过非洲猪瘟检测),而场内则只饲养在商品猪中挑选合适的公猪作为试情公猪。此外,使用冷冻精液可以较常温精液更好地适应生产节律,减少物流次数。 5、应用基因组选择技术,保障持续选育品种的持续改良则关乎企业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种猪育种工作的持续进行。基因组选择(GS)是一种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 SNP 标记而进行的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它可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实现早期选择,因此当建立了参考群后,可以大量减少现场测定的个体数,从而有利于 ASF 防控。 6、强化引种隔离 养猪生产中,根据生物安全的需要,对新引进的种猪都需要采取隔离的措施来降低新引进种猪携带 ASFV 而污染原生产群的可能性,同时也避免新引进种猪直接暴露于大量原猪群的病原微生物之下。应对拟引进的种猪进行逐头检测,确认ASFV 阴性,并在隔离舍隔离 30d,其间进行临床监测和随机抽样检测。 (二)良种猪繁育体系重构方案 结合非洲猪瘟综合防控要求,构建以种公猪站为纽带、以省为单位的区域性联合育种体系,跨场间联合遗传评估迈入实质开展阶段,并逐步推动跨省间遗传联系的建立。
|
下一篇:管好两条通道 促进三废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