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加快奶业升级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3.1 加强市场稳定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凸显了加强市场稳定与风险防控机制的必要性,在产业内外及国内外经济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是尤为重要。为此,一要加强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重点监测国内外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经贸关系、奶牛重大疫病等方面重大事件,以及原料奶购销、饲料加工与库存、乳制品贸易等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及产业大幅波动,并评估风险因素和市场波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二要建立乳制品政策性储备制度,当前可以建立原料奶粉储备,通过储备的收放抑制生鲜奶价格在短期大幅波动。同时可以将乳制品政策性储备与政策性营养补充计划对接,避免储备的过量累积。三是由政府、企业和奶农共同出资建立产业稳定基金,在面临重大冲击时,主要用于支持养殖场户流动性资金的融资需求。 3.2 继续加强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2020年奶牛养殖的盈利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是此轮原料奶价格增长和奶牛养殖收益提升并没有奶业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改革与建设的支撑。一旦原料奶供需关系得到缓解,再加上饲料价格回调和国际低价进口产品挤压,原料奶价格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也是2021年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一大威胁。近中期,如何提升奶牛养殖业在奶业产业链中的分配地位,巩固奶牛养殖基础,仍是中国奶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关键是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重点提升奶农组织化水平,发挥奶农组织在原料奶价格形成中的作用,通过建立集体谈判制度提升奶农整体议价能力,通过减少无序竞争、过度竞争对市场波动的放大作用,让奶农更多分享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其次,要加快推进原料奶第三方检测制度,保证标准的一致、稳定和结果的客观公正,避免质量检测成为价格歧视的工具,同时让第三方检测成为中国奶业质量安全和中国奶业品牌的背书。 3.3 要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继续促进家庭牧场发展 发展家庭牧场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成本的需要,是国际奶业发展的普遍经验,更是坚持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为此,一要以家庭牧场发展为导向重构奶业支持政策体系,尤其是奶牛养殖相关的扶持、补贴政策。以家庭牧场为导向不是否定或抑制大规模牧场、公司化牧场的发展,而是避免支持政策对大规模牧场、公司化牧场的倾向性支持。目前对大规模牧场、公司化牧场的倾向性支持强化了其在融资能力、政策资源获取能力方面的优势,是家庭牧场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二要以家庭牧场发展为导向完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重点加强奶牛养殖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家庭牧场在繁育和疫病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专用人力资本不足,加快家庭牧场技术进步;按照生产、购销和金融服务三位一体要求加强奶农合作组织建设,解决家庭牧场在经营层面的规模经济和融资约束等问题;构建与家庭牧场发展相适应的收储运服务体系及第三方检测制度等建设,提高家庭牧场原料奶收购、运输等方面的效率。三要多管齐下提高家庭牧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具体包括:促进有条件的家庭牧场向种养结合、种养一体化发展,实现粪便就近就地合理还田;加强研发,为家庭牧场提供经济适用的粪污处理技术与解决方案;按循环经济理念促进上下游产业集聚,实现粪污的集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四要以农地经营权配置和保护为重点深化农地制度改革,通过稳定牧场农地经营权,促进养殖场户的长期投资,提高家庭牧场标准化水平和装备技术条件。 3.4 在质量安全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奶农办加工及其他奶业新业态、新模式 奶农发展乳制品加工一方面有利于培育鲜奶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差异化、个性化乳制品的需求,进而促进乳制品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转变,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奶农在奶业产业链中的分配地位和在奶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确保质量安全是奶农办加工的红线。首先要从质量安全的角度严格奶农办加工的准入条件、质量标准与审核把关,其次要按照奶农办加工的各类业态模式构建覆盖生产、加工与消费全产业链及所有关键环节的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坚决杜绝任何质量不达标的原料奶进入加工与消费环节。再次,强化退出机制,任何从事加工的牧场出现违规行为或暴露出风险隐患都必须坚决撤销或暂停相关加工许可,倒逼从事加工的牧场以更高的标准化发展,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引领者、中国奶业品质与安全的代言人。 3.5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优质饲料饲草种植 中国农业面临突出的结构性不平衡,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饲料粮短缺。青饲料播种面积在中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占比长期低于2%;青饲料加上饲用玉米的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占比在18%左右,明显低于畜禽和水产品在食物消费中的占比。2020年玉米等饲料投入品价格大幅攀升,给牛奶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带来严重挑战,这凸显了饲料粮短缺问题。为此,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再平衡的要求,加快“粮改饲”政策实施力度和覆盖范围,促进饲用玉米特别是青贮玉米的种植,同时加强青贮专用玉米品种的研发,增加高纬度地区短期、超短期青贮品种供给,提高青贮专用品种高效、抗逆性能及对机械化作业的适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