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蛋品质量从鸡蛋产出后就开始下降:贮存时间越长,内在品质越差。然而,鸡蛋(蛋黄和蛋清)的化学组成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刚产出的鸡蛋,蛋清pH在7.6~8.5。在贮存过程中,蛋清pH随温度变化而增加,最大约9.7(Heath,1977)。Sharp和Powell(1931)发现:在3 ℃下贮存3 d,蛋清的pH为9.18。Li-Chan等(1995)发现:不管贮存温度在 3 ℃~35 ℃之间如何变化,贮存21 d后,蛋清pH接近9.4。 Heath(1997)发现:当蛋内二氧化碳流失因蛋壳涂油而受到阻止时,在22 ℃下贮存7 d,蛋清pH为8.3且不会改变。涂油鸡蛋在7 ℃下保存,蛋清pH在7 d内从8.3降至8.1(Li-Chan等,1995)。 蛋清pH提高是蛋内二氧化碳从蛋壳气孔中流失所致,具体取决于二氧化碳、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蛋白质之间的离解平衡。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受外部环境中二氧化碳氧分压的影响。 鸡蛋刚产出时蛋黄的pH通常接近6.0,然而在贮存过程中会逐渐增加至6.4~6.9。经过处理和分发的鸡蛋,其品质的保持有赖于所有参与这些作业的人员的持续照料。鸡蛋一经产出后,其质量将不能再改善,因此需要立即着手采取有效措施维持鸡蛋的品质。 内在蛋品质量下降是由蛋内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流失所致。结果,鸡蛋的pH发生变化,稠蛋白结构丧失,导致蛋清水样化。蛋清呈云雾状也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流失所致;与新鲜鸡蛋相比,随着鸡蛋贮存时间的延长,二氧化碳的流失使蛋清变得更透明。 要尽量减少鸡蛋质量问题,对蛋进行以下两项操作非常重要:一是要频繁收集鸡蛋,特别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二是要迅速将蛋贮存到冷库中,最好在10 ℃下保存。有6大因素会影响内在蛋品质量:疾病、蛋龄、温度、湿度、处理和贮存。 疾病: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会导致鸡蛋出现水样蛋白,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在疾病暴发得到控制后持续较长的时间(Butcher,2003)。 蛋龄:鸡蛋产后数天,蛋清就会表现出稀薄和水样化,二氧化碳流失使鸡蛋内容物呈碱性,影响鸡蛋的风味。 温度:高温使鸡蛋内在蛋品质量迅速下降,贮存温度高于15.5 ℃会加快水分的流失。 湿度:相对湿度高有助于降低鸡蛋的水分流失速度,在相对湿度大于70%的条件下贮存有助于降低蛋重损失,使蛋清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 鸡蛋的处理:粗暴处理不仅会增加鸡蛋破碎的风险,还可能会使内在蛋品质量发生问题。 贮存:鸡蛋非常容易吸收与其贮存在一起的其他物品的气味,因此建议单独贮存。 上面提到的因素对维持鸡蛋内部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经恰当处理后的鸡蛋可以确保在贮存1周后仍具有与在室温下贮存1 d的鸡蛋相当的新鲜度。 如果在运输和分发过程中处理恰当,鸡蛋在到达消费者餐桌时仍相当新鲜。 1.5.2 外在蛋品质量 蛋壳质量差是商品鸡蛋生产者关注的主要问题,美国每年因此损失约47 800万美元(Roland,1988)。在澳大利亚,1998年的是 1 000万澳元。从蛋品分级设备获得的信息表明,10%的鸡蛋因蛋壳质量问题而降低等级。根据英国、德国和美国的统计数据,蛋壳破损率估计在6%~8%(Washburn,1982)。按破损率2.5%和薄壳蛋率4%估算,2015年墨西哥蛋品行业损失3 000~3 500万美元。这些仅是产蛋和包装环节的损失,还没有将运输和消费终端的损失计算在内(DSM墨西哥,2005,未发表)。 为了在蛋鸡整个生产期内维持良好蛋壳质量,有必要在鸡蛋生产循环中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程序。 一直以来,人们认识到,蛋鸡在整个动物王国中拥有能够获取和沉积钙的最不同寻常的方法。一枚蛋的蛋壳平均含钙2.3 g,只有约25 mg贮存在蛋黄中(Etches,1987)。当代蛋鸡每个产蛋周期内如果产蛋330枚,则将沉积767 g钙;假设饲料来源的钙沉积率为50%,那么每个生产周期内蛋鸡将摄入1.53 kg的钙。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标准(USDA,2000),外在蛋品质量是根据蛋壳质地、颜色、形状、完整度和清洁度来判断的。蛋壳应当光滑、清洁,而且无破损。蛋壳的颜色、大小和形状应当均匀。 蛋品工业中主要有5类蛋壳质量问题: (1)因压力过大而破裂;(2)因蛋壳薄而破裂;(3)蛋体上有纹路;(4)蛋壳上有颗粒或小洞; (5)无壳蛋。 当生产者投诉鸡蛋质量等级下降时,首先要确定是哪种类型的蛋品质量问题增加了。在一个A级蛋占97%的加工厂里,不同类型的蛋壳问题(降级)常见比例分别为:脏蛋占2.13%、血斑蛋占0.85%、肉斑蛋占0.85%、破裂(压力过大)占61%、破裂(薄壳)占9.8%、蛋体纹路占6.8%、颗粒占13.6%和小孔占5.1%。如果某种类型的蛋壳质量问题比例异常高,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 |
上一篇:一罐好奶粉的十大标准
下一篇:中式原味烤鸡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