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效益是由多项指标综合组成的。每头母猪年产仔猪数,即每头母猪断奶仔猪数,是猪场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也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遗传系、饲料和基础设施相同或相似的母猪场之间,每头母猪的断奶仔猪数和断奶前死亡率也存在巨大差异,这证明了人为因素的重要性。 图1. 生产系统中不同猪场的仔猪断奶前死亡率 提高仔猪存活率是一门艺术,可通过观察、纠错和采用新技术来完善猪场技术和管理。有些生产管理者手到擒来,有些则需要不懈的努力。 本文将展示3个案例,说明人的决策对猪场生产效率的影响。 案例1:引产 早期很多猪场在母猪预产期前,人为干预引产,只有少部分猪场管理者在专家的建议下,让母猪自然地在适当的时间分娩,即“自然分娩”。“自然分娩”是让母猪在预产期产仔,除出现重大问题外,不使用激素,并尽量减少干预措施。后来他们体会到了该法的优点:母猪分娩顺利,节省耗材;分娩后母猪更早进食;抗生素和消炎药使用减少; 胎膜清理干净;母猪吞食仔猪行为减少;减少仔猪被踩压情况;母猪产后性情温和;仔猪活力好,出生后摄取初乳的速度快;母猪的泌乳量多。 简而言之,对“自然分娩”的总体看法是“工作量少,效果好”。不久后这个词就传遍了猪场,其他猪场管理者也开始实施这种方法。这种变化清楚地表明母猪被过早的催产会扰乱其自然的荷尔蒙模式,并由此带来不良后果。 现在,“自然分娩”仍在广泛使用,猪场效益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且对母猪和仔猪的应激最小。 案例2:仔猪交叉哺育与PRRS 在90年代早期,仔猪交叉哺育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技术。对高达75%的仔猪进行交叉哺育,按重量分组。每窝仔猪的大小都要相同,将许多仔猪混饲。 但PCV2(猪圆环病毒2型)和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传播改变了养猪业的面貌,为减少风险,有专家建议“仅在出生后24小时内交叉哺育仔猪”,后面又有专家提出“最小交叉哺育技术”的概念:将尽可能多的仔猪留给其母猪,在摄取初乳后才转移仔猪,将仔猪转给胎次相同的母猪,且仅在2窝之间进行杂交哺育;不设置代乳母猪,不淘汰轻型仔猪和矮小或病态仔猪。 |
上一篇:冬季生猪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下一篇:怎样解决分娩母猪采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