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饲料禁抗,养殖减抗工作持续推进,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时不我待,为填补抗生素类产品留下的空缺,企业纷纷推出相关的替抗方案和产品。替抗的前提是让鸡群少发病,但由于环境中病毒、细菌的普遍存在,单一的靠替抗产品作用有限。所谓“三分防疫,七分管理”,鸡群的健康除了要有替抗方案,更应该要有支撑方案。 减抗的大环境下,确保鸡群整体健康是核心目标,需要从种源净化、饲料营养、生产管理、环境控制、疫病防控五大方面综合考虑,全方面提供安全保障,才能增强鸡群体质,减少发病少用药,最终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肉蛋食品。 1、种源净化是根基。 由于鸡白血病、鸡白痢、滑液囊支原体病等垂直传播疾病很难通过治疗根除,不仅需要更多的调理和营养供给,增加养殖成本,且在后期容易在条件、管理等诱因下发病,或与其他疾病继发感染,从而增加用药,不利于疫病防控。 一个健康的种源对于鸡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垂直传播疾病根除只能通过种源净化,因此引种和购买鸡苗时一定要注意,要从阴性或低阳性率鸡场引种或进苗,防止病原引入。好的种源其鸡苗成活率高,饲料报酬高,反映在养殖户便是“好养”。 2、饲料营养是支撑。 动物的新陈代谢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和水源,高品质的饲料不仅能提供鸡群生长和生产所需的营养,也是动物肠道健康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的饲料原料,尤其是玉米的霉变问题广泛存在。据相关机构采样结果显示,2019年秋季我国的新玉米呕吐毒素、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稀酮阳性率较高,部分地区的黄曲霉毒素阳性率也比较高。 另外,饲料原材料采用陈化粮(3年以上储藏,因黄曲霉菌等指标超标而不宜直接作为口粮食用的粮食)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为根据国家规定,陈化粮只能通过拍卖的方式向特定的饲料加工和酿造企业定向销售,并严格按规定进行使用,倒卖、平价转让、擅自改变使用用途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因此饲料加工可以采购陈化粮,但如果不进行脱霉处理,对动物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损害。 “病从口入”,佛山科技大学黄淑坚教授指出,饲料和原料中的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是引发家禽腺肌胃炎最主要的元凶,蜡样芽胞杆菌产生肠毒素也可引发腺肌胃炎。因此要确保无抗之后家禽肠道的健康,首先要提供健康、卫生的饲料,并提供充足的营养。 3、环境控制是关键。 环境控制分为外环境控制与内环境控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以及鸡舍内环境控制。要想构建替抗后的健康养鸡体系,环境控制不可或缺,因为这是构建健康鸡群抵抗外界病毒、细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从生物体系上来说,隔绝外界人员、车辆、野生动物、寄生虫、蚊蝇等进出带来的风险影响,降低环境中病毒和有害细菌的含量,减少家禽接触致病微生物的机会,防治鸡群发病是减抗后养殖的关键。而在鸡舍的内环境上,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可为家禽提供舒适稳定的养殖环境,是获得鸡只最佳生产性能的关键。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大部分区域多雨,高温高湿在给鸡群带来应激的同时,也加重了家禽呼吸道、细菌病等疾病发病。接下来秋冬季节,外界气温变化幅度大、速度快,南方很多养殖设备条件较差,鸡群容易受到刺激,更要注意。 因此,伴随着抑制微生物的抗生素等药物的限制使用,全进全出、消毒杀菌、温湿管理、通风管理等环境控制不可或缺。 4、生产管理是助力。 养殖靠设备,靠好鸡苗,但最终还是要靠人,尤其是减抗禁抗之后,生产管理和细节更为重要。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饮水质量和时间的把控、疫苗免疫操作、鸡群状况的观察、养殖的密度管理等方面上细心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