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五环”无抗饲料策略

日期:08-09 作者:成廷水,张翼,李毅- 小 + 大

3.1.1 饲料清洁
尽量选用新鲜清洁(无病原菌和细菌毒素等污染)的饲料原料;通过饲料加工处理(如调质、膨化等)减少饲料及原料病原菌的污染;饲料中可考虑添加酸化剂(含一定比例的游离酸)抑制饲料中的病原菌,减少病原菌从口而入。
3.1.2 加强胃酸屏障
通过维持或加强胃酸屏障,减少病原微生物过胃进入小肠。一方面可以从饲料原料上考虑,选择低系酸力的原料。除了考虑矿物质原料外,还应特别重视蛋白原料的系酸力,因为蛋白原料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较高。降低饲料酸结合力(ABC值),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足够的酸化剂,以减少饲料对胃酸的中和作用,维持胃内适宜的酸度,这对胃酸分泌不足的幼龄动物显得尤其重要。
3.1.3 减少条件致病菌逆行
致病菌逆行是动物感染的不可忽视的途径。大肠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大肠中微生物平衡并不容易打破,但微生物逆行到小肠,就非常容易打破小肠中微生物的平衡,导致小肠微生物区系的紊乱。提高日粮纤维水平,增加小肠蠕动,提高食糜的流速,可以减少致病菌从大肠向小肠逆行。但需要注意的是,可溶性纤维由于粘性较大,会延缓胃肠蠕动,降低食糜排空的速度,可能不利于阻止病原菌逆行。因此应该考虑使用不溶性纤维源。
3.1.4 阻止病原菌的定殖
病原菌在肠道上皮细胞定殖是其发挥致病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抑制病原菌定殖对降低其致病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增加日粮不溶性纤维,促进肠道蠕动,加快食糜排空,增加“刷肠”作用外,还可以考虑饲料添加酵母甘露寡糖(MOS);MOS与病原菌的粘多糖结合后可以阻止其在肠上皮细胞定殖(竞争性粘附作用),使病原菌失去致病作用。
3.2 五环无抗策略之二:抑制病原菌增殖
病原菌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会产生致病作用。因此抑制肠道病原菌增殖,减少病原菌的数量(控制病原菌数量在一定范围之内)是维持动物健康,避免动物发病的必要考虑。相应的饲料策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3.2.1 减少病原菌的营养供给
病原菌增殖需要营养基础,减少病原菌的营养供给,可以帮助抑制病原菌的增殖。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原料(特别是蛋白原料)的可消化性,减少日粮可发酵蛋白的水平和比例;通过添加酶制剂或对原料进行前处理和预消化(粉碎、熟化、酶解、发酵等)提高日粮消化率;采用低蛋白平衡可消化氨基酸日粮(低蛋白日粮不应变成低营养日粮,而牺牲生产性能)。需要提醒的是,饲料中的营养如果不能很好地被动物消化吸收,就可能会成为病原菌的培养基。
3.2.2 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通过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增加有益菌的数量,从而对病原菌起到竞争性排斥作用。提高肠道有益菌数量的方式包括:直接添加活的有益菌(益生素)或者添加具有益生作用的益生元(如低聚果糖等)和膳食纤维。

3.2.3 维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对于避免某些病原菌过度增殖,维持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增加日粮纤维有利于增加或维持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3.3 五环无抗策略之三:提高机体抵抗力
动物发病的机制无非是感染压力和机体抵抗力(包括免疫力)的较量,当机体抵抗力或免疫力足以应付病原菌感染时,动物就不会发病。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可以避免病原菌感染而发病。
3.3.1 充分满足动物营养的供给
充足的营养是机体抵抗力的基础,因此在日粮配制时应考虑满足充足的营养水平,在不能保证精准饲喂的情况下,应考虑适当的营养冗余。在使用低蛋白日粮的情况下,更应该引起注意。
3.3.2 添加免疫调节剂或增加免疫营养素
适度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饲料添加免疫多糖(如酵母多糖、MOS)以及一些植物成分(如中草药、植物提取物、植物精油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另外有些营养素不仅可以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而且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免疫球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某些氨基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等)。

上一篇:养猪生产中精液的生物安全管理

下一篇:禁抗攻坚战的难点在养殖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