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生产性能会受到营养、遗传和环境等的影响,对规模化养殖场来说,人们愈加重视环境控制问题。给猪只创造一个舒适、干净和安全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够提高猪只的生产能力。许多养猪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控制问题,影响着猪只的生产力和猪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养猪场的环境控制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其中存在的环境控制问题和解决措施。 1、环境控制存在的问题 规模化养殖场中存在着一些环境控制问题,且容易被人忽视。 1.1 排污设施 猪场内的排污系统是否合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部分地区的多数猪场的保育舍和母猪舍是漏缝地板,下部是排污沟的结构,排污沟将各猪舍的污物集中到主沟内,排出猪舍外。这种排污设施存在的问题是几乎无法对排污沟进行彻底地清洁与消毒,仅仅依靠定期冲水,起不到彻底清洗粪污的作用。如果猪场发生了传染性疾病,一时找不到污染源,就无法改进防疫措施。为了避免疾病,部分猪场每周用消毒药品进行消毒,花费了大量资金,但效果不佳。解决排污沟的彻底消毒和清洁问题,可以在猪场建设时,将猪舍的排污沟迁移到猪舍墙外。 1.2 环境控制不佳 规模化养猪场内的饲养猪只数量多,猪活动范围相对小,受环境应激的影响相对大。猪场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都会影响到猪的生产性能。比如在冬季,猪舍温度低,为了保温,猪舍的门窗紧闭,这时猪舍内会累积大量的有害气体。猪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会引发呼吸道疾病以及应激综合征。要保证给猪场内的猪只提供一个舒适和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应激。现代化猪场都有控温、控湿和通风等环境控制机械设施,能及时调整猪舍内环境。而一些小型猪场,猪场设备简单,一般都依靠人工自然控制环境,不能及时给猪舍提供最佳的生活环境。 1.3 忽视圈舍设计的重要性 为追求单位面积内生猪饲养的最大容量和方便使用工厂化养猪设备,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采用大圈舍设计,这与全进全出制饲养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设计圈舍时,可以在大圈舍内再分成若干小单元饲养猪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进全出。因此,在圈舍设计前,要综合考虑喂养猪只数量和猪场规模,以便于猪只的统一管理。 1.4 消毒操作不规范 消毒是猪场必不可少的一项环境控制工作,其能够建立一道安全屏障,减少和避免猪场内病原的传播和流行。但是猪场的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在于,工作人员重视消毒形式而不重视消毒效果(不考虑消毒后的效果如何,是否能有效消灭细菌和病原菌)以及消毒操作不规范,比如消毒次数频繁;忽视手部消毒;加大用药剂量等。养猪人员要重视猪场消毒问题,还要注意毒药对人和猪只的副作用以及对猪场环境的污染。 2、解决环境控制问题的措施 2.1 无害化处理猪场的粪污 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是猪场环境控制的重点。猪场内有害气体的来源除呼吸之外,还有粪尿分解,后者是有害气体主要的来源,而潮湿的猪粪更易产生臭气。粪污处理可采用农牧良性循环形式,制作沼气。对于固体粪便的处理,将其发酵制成用于农作物的有机肥。对于尿液污水等的处理,规模化养猪的废水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含氮量高,碳氮比失调,处理难度大,因此可以引入高效脱氮菌和抗生素预处理,使应用生物自动化控制技术更优化。 2.2 改善猪舍空气质量 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将室内空气排出,吸进室外的新鲜空气,实现空气交换和流通。并对猪舍的粪便和尿液分开处理,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不能单纯认为夏季温度高就加大通风量,冬季温度低就减少通风量,应该综合考虑猪场的空气质量、温度变化和猪只类型等因素,给予适量的通风。尤其是在通风和保温相互矛盾的冬季,应该找到一个通风和保温之间的平衡点。比如,对于有窗的保育猪舍,温度高时关闭门窗,利用负压通风,也可以采用循环式风机,但是风机的安装高度和角度要适当。 2.3 创造适合仔猪生长的饲养环境条件 除了通风以外,猪舍的适宜温度也要保障。夏季的降温措施因猪舍的不同而不同,母猪舍采用滴水降温,密闭猪舍采取湿帘和风机降温,开放式猪舍采取喷雾降温。冬季的保温措施有哺乳仔猪舍光照增温、地暖增温以及安装温控设备等。此外,猪舍的饲养密度也要格外注意,断奶转入保育舍密度为3头/m2,补料期间猪舍适宜密度为1头/m2。 2.4 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和干燥工作 保育舍、产房和育肥舍必须执行全进全出制,当一批次的猪只全部转移后,进行彻底的冲洗和消毒后,间隔几天再安排下一批猪只。猪舍的清洗工作包括对圈舍、地面、料槽和用具等进行全面的清洗,保证清洁。猪舍的清洗工作结束后,打开门窗干燥后,再进行消毒工作,可以采取喷雾消毒法,关闭门窗12h后,再打开门窗,7d后才可以饲养猪。如果出现猪瘟等一系列必要的情况,猪舍的隔离舍和保育舍也应该采取熏蒸措施进行消毒。除此之外,规模化养殖场还可以采取健康可循环的饲养模式、合理设计并规划猪场布局、推广生态养殖、开发环保型饲料、加强饲养管理以及合理利用、生物净化猪场废弃物等。 |
下一篇:育雏舍的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