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丰厚养殖盈利有效促进复产 丰厚的养殖盈利促进了各地市场养殖企业的复产与补栏。如下表所示,国内最早复产的地区为东北,东四省及山东市场3月份开始复产,随后华北市场进入开始复产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南市场及西南市场陆续开始复产。华中市场因疫情二次感染,复产时间相对较晚。
各地区大量复产的时间基本与开始复产的时间重合,发力较为迅速。华北部分规模企业投资较少的地区无明显复产现象。西南市场虽复产开始时间较早,但6-8月份疫情高发,直至8月疫情尾声时期方才开始大量复产。 四、复产方式以“商转母”为主 卓创调研国内养殖户复产的主要方式有:商转母、补栏二元后备母猪、育肥。如下图所示各地复产中“商转母”的占比多超50%,湖北地区高达80%以上,是三种复产方式中占比最大的。这主要是因为商转母是实现生猪增产的最短时间进程的途径,同时商转母也是节约成本有效方式。再就是商转母多无远距离调运,也可原厂址选育,有效降低了感染疫情的风险。即便感染疫情,损失相比另外两种外购猪源的方式整体较低。
补栏二元后备母猪则寥寥无几,二元后备母猪供应紧缺是主要原因。后备母猪价格随猪价大幅上涨,高价抑制了国内中小散户的补栏。其中局规模企业建厂投资较多、疫情发生时间较早,且二元后备母猪供应相对充足的地区,补栏后备母猪量较多。 育肥复养仅次于“商转母”,这类复养的主要群体为国内中小散户,其中多地不乏二次育肥者。育肥时间相对较短,一批猪的育成基本可以做到全进全出,大大降低了感染非洲猪瘟疫情的风险。因此各地育肥比例在20%-30%。浙江、福建等地达50%,其中二次的育肥占比明显较高。 五、局部复养初现成效,整体仍较一般 目前来看国内局部地区复养初现成效,但整体仍较一般。东北及山东部分地区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明显增加,较最低存栏时均在10%以上,辽宁、吉林地区近20%。这些多为疫情最先发生的地区,尤其是东三省;另外近两年国内规模企业在这些地区的投资建场相对较集中,而复产大军中,规模企业复产可占80%以上,因此复养已体现初步效果。 |
上一篇:生猪复养成功典型案例——四川眉山市生猪稳产保供见成效
下一篇: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