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100%,本病迄今尚无有效疫苗应用,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也是我国优先防范的重要外来疫病。 1. 传播途径 1.1直接接触传播 该病可经由直接接触感染猪而传播,或者经由被污染病毒的工具、设备、环境、食物、泔水等传播,还可经由带刺昆虫进行机械性传播,这也是蔓延至周围地区的主要形式。直接接触感染猪后,主要是通过接触鼻、口进行传播,而并非以气溶胶传播作为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1.2软蜱传播 软软蜱叮咬感染猪后即可携带病毒,之后叮咬其他易感猪或者被易感猪误摄入体内,都能够导致感染。软蜱既可作为载体在该病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还可作为病毒的天然储存库和繁殖宿主,能够持续几年带毒。也就是说,即使扑杀某个地区的所有感染猪,该地区依旧可能存在病毒。 1.3其他途径传播 该病还可经由感染猪的肉制品进行传播,这也是病毒进行远距离跨界传播的重要方式。另外,该病还可经由野猪传播,尽管野猪感染后可能不会出现发病。 2. 非洲猪瘟消毒剂的选择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很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一般室温保存长达18个月的血液或者血清中依然能够分离出病毒,在腌制的火腿中能够生存大约5个月,还能够长时间存在于泔水中。 非洲猪瘟病毒粒子对pH值要求不严格,当pH值在1.9~13.4的范围内能够生存超过2h(小时),但对温度较为敏感,55℃30min或60℃10min即可将其灭活,但实际消毒时,采用60℃30min。血清能提高其稳定性,存在于25%血清中的非洲猪瘟病毒,37℃半衰期为24h;但当无血清时,半衰期缩短至8h;血液中的病毒在低温阴暗条件下可存活6年,室温下可存活数周。非洲猪瘟病毒还可在分泌物中长期存活。病毒对不同灭活剂的抗性不同,次氯酸盐、氯仿、乙醚等都能够将其杀死。另外,0.05%β-丙内酯在4℃24h或乙酰乙烯亚胺(AEI)在37℃60min内可将其灭活;2%氢氧化钠需24h、1%福尔马林中需6d可将其灭活。非洲猪瘟病毒对乙醚及氯仿等脂溶剂敏感。带囊膜的非洲猪瘟病毒病毒粒子能够明显抵抗蛋白酶的作用,但易被胰酶灭活;胃蛋白酶可破坏无囊膜病毒粒子的六角形衣壳。 2.1 几种常用消毒剂的使用 2.1.1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也叫火碱,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消毒药,常用浓度为2%-3%。因其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不建议在猪舍内部使用,适合用于消毒池或者猪舍外的环境消毒。 猪场入口处的消毒池应为进出车辆车轮的两个周长以上,以确保车轮能全部得到消毒,宽度应与入口大门等宽,深度为浸入车轮轮胎高度的二分之一为宜,最小不得小于15厘米。猪场大门处最好设置喷雾消毒装置,对车身、车底进行细致、彻底的消毒。消毒池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可以适当增加到5%-8%,以加强消毒效果。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喷雾消毒时,消毒人员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要穿戴橡胶手套、防护眼镜等,避免被灼伤。 小型养殖场,如果没有配备消毒池,可将火碱直接铺在大门外,宽度与门口等宽,长度约为进出车辆车轮的两个周长以上,厚度约为5厘米,也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2.1.2漂白粉 漂白粉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有一定的氯臭味。其消毒作用与其有效氯含量有关,因此在使用储存的漂白粉前,需要先测定其有效氯含量。一般来说,有效氯含量低于16%时,不宜用于消毒。 漂白粉可用于养殖场内的路面和粪污消毒。用于砖地或水泥路面消毒时,可将漂白粉均匀地撒在地面上,再用喷水壶进行洒水;泥地可用10%-20%的漂白粉混悬乳,将泥土与混悬乳混合处理;用于粪污消毒时,可按照漂白粉与粪污1∶5的用量,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漂白粉。漂白粉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宜用作金属物品的消毒。 2.1.3苯酚 为白色或淡红色的结晶块,有特殊的臭味,易溶于乙醇、甘油等有机溶剂中,主要用于环境的消毒。10%苯酚是有效杀死非洲猪瘟病毒的方法,其消毒能力受环境中有机物的影响很小,因此特别适合作为防控非洲猪瘟的消毒药品。 2.1.4戊二醛 戊二醛消毒具有广谱、强效、速效、低毒等特点。因其价格较贵且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所以常用来对器械消毒,其消毒效果是甲醛的10-2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