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培育和壮大第三方服务组织,推动畜禽粪污还田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现阶段种养结合养分管理推行的难点就是推行机制上的建立、推行技术上的支撑和推行硬件上的可行。第三方服务是一种高效的组织模式,在我国部分区域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减少面源污染和提高土壤肥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种养结合条件好的地区及在养殖密集区域,设置区域性畜禽粪肥施用服务组织,政府可对运输车辆、施肥机械、服务费用等进行引导性补贴,降低种植户肥料成本,让农户从繁重粪肥施用中解放出来,提高种植户使用畜禽粪肥的积极性。研究推广适合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田块类型的粪肥还田利用输送和施肥设备,提高粪肥还田的效率。开展粪肥还田利用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粪肥还田从养殖场到田块的全过程信息记录,确保还田利用量的科学准确。 第三,从环境评价和环保检测方面,我们应当建立全链条农田利用监测网络。做好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业机构、粪污施用田块全链条信息台账工作,逐步实现农田利用的可监测、可报告和可核证。在监测示范的基础上,建立粪肥还田利用大数据库,并通过与养殖数据和配方施肥等项目的结合,核证粪水(浆)利用的安全和实效。 记者:该如何降低粪水(浆)还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董红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从源头控制,这就需要从饲料源头减少重金属的添加,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粪便污水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残留量;在这个方面,农业农村部也制定了相关的文件推动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减量。 其次是过程控制,粪水和沼液在还田利用前,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包括好氧堆肥、厌氧发酵、氧化塘贮存、多级沉淀等处理工艺,实现对粪污中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杀灭;根据我们的研究,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都可以大幅度降低粪便中抗生素的含量。 第三是科学合理使用,按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在明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还田利用模式,对不同还田利用模式进行畜禽养殖—粪污储存处理—粪肥还田利用全链条的试验示范,对资源利用、环境排放和经济性进行检测评价;筛选和优化畜禽废弃物全过程减排措施,液体储存环节采用膜覆盖、堆肥环节采用生物基臭气回收技术、还田利用环节采用注入式施肥等措施减少臭气等排放;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鼓励采用“水泡粪—覆盖储存—注入式施用”“固液分离+固体堆肥后作为基肥+液体覆盖储存—注入式施用”等还田利用组合模式;创新和升级粪污贮存和还田利用技术设备,开发推广适合我国种植业特点的机械化还田利用技术和装备。 |
下一篇:浅谈非洲猪瘟的防控消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