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提高动物抗病力的关键营养技术 4.1 科学设计饲料配方 建立抗病营养需求参数、优化营养源与营养水平、设计全价饲料与全局饲料。 4.2 科学利用抗病饲料添加剂 营养性添加剂 :有机盐、维生素、氨基酸、多肽 ; 微生态添加剂 :活菌制剂、低聚糖、有机酸、酶制剂 ; 生物添加剂 :免疫调节剂、抗菌肽、活性多肽、植物提取物 ; 抗病营养需要量 :能蛋平衡 :低能下,高蛋白效果不佳。 缓解霉菌毒素危害的营养技术 5、营养来源比水平更重要 传统营养学是营养配平科学,在实际生产中以此理论配制的营养素种类和水平及其平衡度完全相同的不同配方饲料,其饲喂效果却大相径庭,表明营养问题不仅仅是营养素及其水平的问题,营养素平衡不能代表营养内涵的全部。 5.1 营养源对动物的影响 多年以来,动物营养学一直是围绕解决动物吃什么、吃多少和怎么吃的问题。传统饲养标准指导下的饲料工业,其核心技术和检验指标就是配合饲粮的营养素及其含量和平衡程度。但是相同营养素和营养水平的不同配方,饲用效果差异很大,其核心问题就是营养源的差异。因此,动物营养的内涵不仅是营养素和营养水平,更包括营养源及营养源组合。脂肪分为植物源和动物源 ;矿物质分为有机源和无机源等 ;蛋白质可来源于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 ;能量可以通过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质提供 ;碳水化合物可以是淀粉,也可以是非淀粉多糖类 ;氨基酸可以来源于天然蛋白质或者是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单体或氨基酸盐。 5.2 蛋白源的比较效应 不同蛋白质水平会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相同蛋白质水平的不同蛋白源也会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分别以大豆分离蛋白、玉米醇溶蛋白、酪蛋白以及复合蛋白 (3 种蛋白质比例为 65 ∶ 25 ∶ 10) 作为唯一蛋白源的半纯合饲粮,并以营养水平相同的玉米-豆粕型实用饲粮作为对照饲喂仔猪时发现,饲喂半纯合饲粮的仔猪生产性能显著低于实用饲粮 ;蛋白源间的比较发现,酪蛋白组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大豆分离蛋白组和玉米醇溶蛋白组,玉米醇溶蛋白组生产性能最低 ;酪蛋白组和实用饲粮组的粗蛋白质及氨基酸消化率最高,复合蛋白组和大豆分离蛋白组其次,玉米醇溶蛋白组最低。添加氨基酸可以缩小各蛋白源在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上的差异,但不能完全消除差异。 5.3 淀粉源的比较效应 淀粉来源不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因为不同来源的淀粉的消化利用率不同。用木薯、玉米、小麦、豌豆 4 种不同来源的淀粉饲喂仔猪会表现出前肠和后肠的消化率的明显差异。如果比较以玉米、早籼稻糙米、糯米和抗性淀粉作为淀粉来源时对断奶仔猪饲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会发现,糯米饲粮的能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抗性淀粉显著降低饲粮干物质、能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饲粮淀粉来源不同,其在小肠不同部位的消化率和体外降解程度就不同。糯米淀粉的消化率和体外降解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淀粉,其中空肠前段和回肠末端消化率分别为 81.90% 和 99.81%,分别比糙米、玉米和抗性淀粉高 68.35% 和 3.82%、73.63% 和7.03%、139.89% 和 21.31%。 |
上一篇:非洲猪瘟常态下之乳仔猪料配方策略
下一篇:母猪奶水这些营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