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屠宰环节非洲猪瘟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跨省销售生猪产品和年屠宰10万头以上的屠宰企业以及生猪屠宰、加工一体化企业最迟于4月1日前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年屠宰5万头以上的屠宰企业最迟于5月1日前开展自检;其他屠宰企业最迟于7月1日前开展自检。 3月18日,阳光畜牧网转载樊福好老师发布的《非洲猪瘟与带毒生产》一文,文章提出在现代科学中,先天之“精”(即先天免疫力)可以通过测量唾液中的朊度来实现,当机体朊度(即抗逆性)低于30%以下时,猪群感染非洲猪瘟的病死率较高,当朊度大于40%以上或更高时,可以允许稳妥地进行“带毒”生产。 1、先说屠企自检 从2018年8月3日,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后,从泔水猪到血浆蛋白等,最初人们在传播途径的探索上,始终局限在“病从口入”的狭隘意识当中。 泔水猪喊的最响、喊的时间最长,但老百姓不买账,最起码中原地区的养猪户饲喂泔水的寥寥无几;很快血浆蛋白人人喊打,饲料厂纷纷撇清关系,结果非洲猪瘟还是四面开花。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对传播途径的探索一下子又走入另一个极端:国外资料证明除钝缘软蜱外,苍蝇也可以散毒;有专家检测出养殖户使用的玉米里面含毒;再加上在出境旅客携带的火腿肠里面也检测出非洲猪瘟阳性,养猪户一下子四面楚歌、六神无主。当时,甚至连中美贸易战美国故意投毒等缺乏基本常识的谣言都喧嚣尘上。 直到周围的猪死完了,不需要专家验证,养猪户从非洲猪瘟的发病路线就可以明确判断,给屠宰场拉猪的拉猪车和收病死猪的人,才是最危险的传播媒介。 拉猪车我们可以通过生物安全处理,而那些收猪的人把这些病猪肉都弄到了哪里? 养猪人心知肚明,有传言说只要是疫区的冷库,没有一个冷库不存在因非瘟而恐慌抛售的病毒携带猪肉,年后很快就爆出11家速冻企业、包括年营业额在20亿的三全灌汤水饺中,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核酸阳性。 我们知道,非洲猪瘟的抵抗力强大,在5℃的血清中存活6年,4℃保存的带骨肉中至少存活5个月,冷冻肉中更是存活数年之久。 冷库中储藏了那么多的带毒猪肉,源源不断的投放市场,净化非洲猪瘟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一次,农业农村部不再跟散养户较劲儿,而是针对最大的病毒储存库屠宰企业出手,可谓目标明确、及时迅速。 但担心的是以往已经储存的冻肉能否全部检测?毕竟现有冻肉批批检测需要很大的物力人力财力,执行难度大;并且检出非瘟阳性的冻肉全部无害化处理,也会让很多年前储存冻肉等待涨价的投机商人倾家荡产,执行更是难上加难。 2、再说带毒生产 猪肉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刚需,无论专家还是老百姓,都知道非瘟净化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一场旷日弥久的持久战。 在抗击非瘟的战争中,因为生猪生产大集团“无理由扩张”、小养殖户“不敢养”,猪肉日渐短缺已成既定事实,猪肉涉及国计民生,又不能完全依赖进口,那么,怎样保证未来五年内的猪肉供应,是摆在决策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个月,大家都感受到了专家倡导的“生物安全”,在无孔不入的非瘟病毒面前多么的不堪一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