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转向了 江苏不是先知,但绝对是先觉。曾几何时,江苏各地以环保的名义对关停猪场不遗余力。加上2018年下半年非瘟突防江苏,造成了江苏的养猪业一片狼藉,可以说,江苏人吃猪肉的问题已经凸显了。所以,不愧是经济发达地区,错就是错了,改得也非常及时。这不,江苏省在2月11日发布了《加快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禽产能总体稳定,畜牧业绿色生产方式基本确立,猪肉自给率稳定在70%以上,规模畜禽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提高到6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到95%以上,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意见要求严格生态环境管控,科学划定禁养区,严禁随意扩大或缩小划定范围。在太湖、淮河、通榆河等重要水体周边和苏中水网密集环境敏感地区,严格控制养殖总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由政府统一规划,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实行“企业+农户”合作经营,提升生态养殖水平。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减少活畜禽跨区域流动,加速猪肉供应链由“调猪”向“调肉”转变。支持规模养殖场加快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自动喂料、自动清粪、环境智能控制、视频监控等设施装备,提升畜禽养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到2022年力争全省建设1万家生态健康养殖场、2000家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20家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整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发展农牧结合生态循环产业,到2022年全省化肥年使用总量较2018年削减3%左右,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99%以上,建成动物疫病净化创建示范场20家以上。 二、不是回头,是转向 这次非瘟,让江苏认识到吃肉不能靠别人,就像中国吃肉不能靠外国一样。曾几何时,可以说养殖业(除了水产养殖外)在江苏这个中国经济第二强省是不受待见的。 原因如下: 1、江苏经济发达,不需要依赖农业; 2、养殖业几乎不交税; 3、江苏土地少,且地价高,用于养殖业感觉回报低; 4、苏南、苏中水网交错,环境压力大; 5、江苏更重视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江苏虽不是中国首富,但在全国百强县中,江苏就占了23席,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而在全国工业百强县中,江苏更是占了24个席位。仅从这两个数字当中就可以看到江苏经济有多发达。所以,“嫌贫爱富”也就不难理解了。 江苏的“嫌贫爱富”当然也体现在养殖业当中,江苏其实是鼓励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不过,这次非瘟疫情的影响,让江苏省有关部门开始认真反思过去几年的作为,并重新规划了江苏养殖业发展的方向。 这一次,在江苏发布的《意见》中,有三个重点: 1、严格生态环境管控。可以养,但要维护好生态环境; 2、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也可以理解为不欢迎散小; 3、实行“企业+农户”合作经营。实际上是希望给存量的、有条件的散小一个升级、转型继续从事养殖的出口。 可以说,这次江苏省是在总结和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了对区域内畜牧业发展的新规划。从“一刀切”的不待见,走向了理性的管理和引导。虽然,这一天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个较大的进步。江苏作为全国经济的排头兵,必将会给浙江、广东等发达省区带来启发和借鉴。 |
下一篇:吴冬荀:2019年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