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物技术+养猪生产,实现1+1>2 养猪业,是基本的农业生产产物之一,战伟主编解释猪业区别于工业最明显的一点在于,“人”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比如万头规模猪场便拥有了万条生产线——尽管使用统一的群体化管理、组织结构和基础设施,但每个母猪、种猪个体的不同,产线还是不完全一样。这也决定了养猪人的思维方式区别于其他行业从业者。 于博教授指出,猪业关联着最基本的农业生产与最高端的生物学技术,判断养猪人能否干好养猪事业,首先看他能否将二者完美结合,诸如很多中小规模猪场的痛点,也是受困于这一难题。如今,很多发展良好的企业,无论从产学研层面,或是人才培育维度,都是明确贯彻了“把生物技术与养猪生产具体结合”的目标,通过创新的技术体系揉进饲料、育种、养殖环境、疫苗、兽药、疾病等环节,落进而以产品形式进入到生产体系,结合生产体系中人的能力,转化成在养猪产业链上的价值,生产自然水到渠成。“如果仅将养猪生产视为农业生产,这条路未来是走不通的。” 在过去的传统中,人们通常以购买到优质的饲料或疫苗,甚至兽药作为养殖成功的依据。不可否认,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周期内,它可实现预期的生产成效。但是,就此认为这是可复制化的成功养猪路径,在疫情突发时,养猪人就容易不堪一击。对于更大规模、更加社会化的养猪场来说,要想获得更高的效益,单纯通过某个产品介入生产显然是不足够的。 于博教授补充,“这个时候,必须借助人的力量,把社会资源、生物学产品进行有序整合。由此说明,人的作用至关重要。”比如养猪管理者,他应该关注的更多是宏观性的思维方式构建,同时,在关注生物体系研究的时候不能与应用环节断层,否则,便难以产生“1+1>2”的效果。落实在企业上,如何解决企业“经营难”的问题,节目中道出了其根本因素所在。 四、未来农业生产规模,远不止于当下 养猪业发展数十年来,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小规模猪场经营所耗费的时间并不比万头以上大规模猪场时间短;从整体效益来看,中小规模猪场整体效益与大规模猪场效益相近。由此看来,到底哪一种群体的养猪生命力最强?农业生产跟随规模递进,未来能达到多大规模?于博教授认为,“这是难以预料的”。 对此,战伟主编在节目中提及“递弱代偿”理论,阐述了对规模演变的理解:越高级形态的组织创新越是不稳定的,越低级的组织创新存在时间却越久,即企业发展速度越快,存在时间越短,企业往前迈进一步,必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补偿这一步产生的风险。而在猪业中,万头以上规模猪场与数百头的中小规模猪场、散户、家庭农场的存在,“其组织社会资源的效率决定了它存在的合理性。” 在业外人士的认知中,猪场规模越大,生产的边际成本应该越低;实则并不如此。大规模猪场和中小规模猪场实际上处于平行发展的双轨道上,基于相近的生产效率条件下,二者难以相互取代。随着养猪业市场化发展,利益驱动资本进入,也衍生了猪业疾病的复杂发展。尤其非洲猪瘟爆发后,复杂性加剧。但是,市场反而可能更趋向理性,在遇见产业天花板的今天,技术瓶颈已逐渐消失,产业在成熟的路上,必然朝着附加值更高的产品线发展。 未来农业生产规模的发展没有尽头。以哲学辩证思维总结非洲猪瘟的引发的思考:非洲猪瘟让养猪产业技术升级,让人才升级,让产业信息升级。 |
上一篇:后“非洲猪瘟”时代,陕西猪市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