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药已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往往由于工艺落后无法与国际接轨,因此提高中药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中药的质量势在必行。 l中药发展趋势 中药传统制剂历经上千年,无外乎“丸、散、膏、丹、汤、酒”,其固有的缺点是:量大、体积大、制剂粗糙、工艺落后,很难予以发掘和加以提高,所以早些时候提出了剂型改革,相继出现了中药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剂型改革为中药制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同现代药剂学相比自然十分落后,借鉴现代研究药剂学的要求,中药制剂的发展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1中药制剂要达到三小:“三小”即剂量小、毒性小、副用小。作为毒性小和副作用小两个方面则是中药制剂的优势一面,其本身的复杂性决定其在毒性和副作用方面较之无化学药物制剂更小。要想达到剂量小,则必须采用最现代的技术压缩提取物的体积,以致达到单体组合的程度,这就是国家一、二类新药的基本要求。 1.2中药制剂要达到三效:“三效”即高效、速效和长效。药制剂在剂量压缩的前提下,达到三效也是现代药剂学的要求。中药原始的汤剂固然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体积之大,药量之多令人吃惊,实际上也是资源的浪费。改变这种状况则是中药改革的发展目标。 1.3中药注射剂力争稳定性高、压缩剂量、提高疗效,达高效速效的要求的一个创造就是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如双黄连注射液。效果很好,但是稳定性欠性,久量易出现混浊。解决办法一是精制再精制,二是制成粉针。其他汤剂不易保存,则制成口服液。而日本则采用喷粉技术。挥发油也不易保存,则可制成微表或β-环糊精包含物解决其易氧化问题。 1.4与国际接轨问题(中药西制)中成药出口存在一些题。出口美国的药品须经美国FDA验证,中成药成分复杂,含量低,剂量大,无法通过其验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真正做到中药数字化,从本质内函上加以改革,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功效的数据,方能达到与国际接轨。 2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 2.1新技术应用 环糊精系淀粉经酶解环合后得到的由6~12个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其按结构分为α、β,药剂学中常用的是β-环糊精,它是由7个椅式构葡萄糖所组成,外端具有良好亲水性,内部具有疏水性,所以具有类似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β-环糊精包合物有以下几个特点: (1)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2)液体药物粉风化与防止挥发性药物的挥发; (3)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降低刺激性; (4)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氧化、防光解、防热解。 常用的制备方法有:①饱和水溶液法;②超声波法;③研磨法;④冷冻干燥法;⑤喷雾干燥法;⑥溶液--搅拌法等。 中药制剂中许多含挥发油的成分制成制剂时很易挥发,制成包合物则可以解决,如延参健胃胶囊中干姜的挥发油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则解决了挥发问题。还有象冰片等易升华成分也可包合成β-环糊精包合物解决其不稳定问题。 我们对一些药物成分通常用乙醇等有机溶媒提取,因为这种方法造成工艺的复杂性,而且在回收有机溶媒时,其中挥发油成分也随之蒸馏而无法保存。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技术则解决了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提取温度低,蒸发温度也低,可有效地保护易氧化成分或易挥发成分; (2)保持二氧化碳呈液态须施加较大压力,因此溶媒可被压入细胞内,固而提取完全; (3)二氧化碳蒸发后继续液化使用,因而损失很少; (4)二氧化碳无毒副作用、又不易残存在提取物中,这是其他有机溶媒不可比拟的优点。 |
下一篇:犬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