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四: 1岁龄左右雄性阿拉斯加犬,皮肤病史近五月。就诊时全身大范围结痂、破溃出血,实验室检查确诊蠕形螨感染继发严重细菌感染。使用米尔贝肟2mg/kg,每天一次,三周后皮肤大量痂皮脱落,出血情况明显改善,皮屑减少,继续口服米尔贝肟,八周后痊愈(见图四)。
图四、图A、C可见四肢及脸部皮肤大量破溃、结痂并有脱毛;图B、D治疗后皮肤愈合,毛长出。 二、讨论 米尔贝肟是从链霉菌属分离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线虫及其他节肢动物体内的特异性高亲合力的位点结合,影响了细胞膜对CI-的通透性,继而引起线虫的神经细胞及节肢动物的肌细胞抑制性神经递质γ一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量增加,打开谷氨酸控制的CI-通道,增加神经膜对CI-的通透性,从而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神经麻痹,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而导致虫体死亡。黄薇等于2015年以海乐宠5倍建议剂量(2.5mg.kg-1.bw)给予敏感性最高的柯利犬进行连续四个月口服,实验发现对犬的体重、体温、呼吸等基本生理体征无不良影响,未出现咳嗽、食欲下降、皮疹等不良反应,血液生化检查肝肾指标等均无明显变化。 张耀腾等于2011年以米尔贝肟片临床推荐剂量的1、3、5、10倍用量(即0.5,1.5,2.5,5.0mg.kg-1.bw)对犬进行口服给药,给药后仅10倍剂量组动物有一只出现一过性沉郁,但在24h内恢复;其他所有动物试验期间呼吸、行为、精神、排便及饲料消耗量以及体温、体重等均未见明显变化;心电图结果显示P波、QRS波群、T波、U波及心动周期均正常;血常规、肝肾指标、尿常规均正常;对血液无机盐离子K+、Na+、Ca2+、P3+、Cl-无影响;尸体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异常病变,由此可见米尔贝肟对哺乳动物的安全性很高。部分柯利犬在使用伊维菌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时容易出现中毒,剂量过大甚至有生命危险,故此类犬种皮肤感染螨虫后用药相对较难选择。 米尔贝肟的结构与性质虽与伊维菌素十分相似,但相对于伊维菌素来说,米尔贝肟更安全,副作用更少,甚至对于一些伊维菌素敏感的品种,其副作用也非常少见,1991年Tranquilli等报道称,对15只伊维菌素出现轻微反应的柯利犬分别给与5-10mg.kg-1的高剂量米尔贝肟,结果表明,柯利犬对120mg.kg-1伊维菌素的敏感性相似于其对20mg.kg-1的米尔贝肟的敏感性,因此米尔贝肟一般用量(0.5-2mg.kg-1)对动物是非常安全的。本文中四例病畜在使用米尔贝肟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最终全部康复,米尔贝肟为临床上治疗螨虫病例提供了新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