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涉农产业中拥有“主场”优势。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小养殖户,土地是自己的,鸡舍是自己的,不核算固定资贬值是有一定道理的,鸡舍不养鸡了还可以干别的。另外,农民是本地人,打井、修路、牵电等很方便,花不了多少钱。外来商人在农村,干啥都得用钱开道,成本高得多。某些大型企业虽然有政府的支持,能够拿到征收的土地,但农村土地的价值不比城市,农村土地上的固定资产贬值速度远大于大城市,而农民可以无视这种贬值,因为农民的根在农村。只要农村土地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城市资本、外来企业是无法和农村本地企业、本地养殖户竞争的,各种成本,尤其是隐性成本悬殊太大。 中国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法律上不允许自由买卖,虽然现在农村有各种土地流转政策,但对商业资本,对外来企业而言,在土地使用上任然面临各种困难,企业缺乏归属感,无法长期扎根于农村。美国是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和兼并,几千公顷的大农场比比皆是,一旦买下,永远属于自己,保证了企业主安心生产,长期投入。农村永远是农民的根。中国的城市化远未完成,多数农民无法承受大城市的高房价,城市也无法给农民工提供与居民相等的福利,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依然是农民的最大保障,农村依然是农民的根。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不可能改变当前农村土地所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中国立国之本,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 四,中国的蛋鸡养殖业规模越大,风险越大,成本越高。 综上所述,由于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市场环境,未来中国蛋鸡养殖业只能走中国特色的道路,无法重复西方发达国家高度规模化的老路。在工业领域一个普遍的规律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竞争力越强,而在中国的蛋鸡养殖业恰好相反,规模越大,风险越大。 当然,大型养殖企业始终有一个优势,容易获得国家各种养殖补贴和扶贫资金。国家的初衷是提高行业规模化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这可以理解,但养殖补贴过分集中于大企业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造成不平等竞争,恶化了普通农户的生存环境。农民不求有多少补贴,只希望有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国家扶持政策过于倾向于大企业只会造就一批毫无竞争力的吸血企业,停止输血后还能存活多久。 据传某个大型养殖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准备全国布局,每个地区打造一个存栏百万以上的养殖基地,总存栏量达到1亿只,力争成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鸡蛋品牌。不管传言是否属实,笔者觉得这样的规划不现实,不靠谱。首先,管理一个百万存栏量的养殖基地可以做到,管理100个百万存栏量的养殖基地几乎不可能,目前国内根本找不到100个既懂专业养殖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职业经理。养殖业不比其他行业,鸡是有生命的,不可轻易复制其他行业的经验。再者,市场经济不是有钱、有政策就一定能做到的,不是养了1亿只鸡就能占领中国10%的鸡蛋市场,企业能否盈利,消费者是否认同,这才是最重要的。 五,中国蛋鸡养殖业的未来属于规模适度、面向终端的中小养殖户 不是说大型养殖企业发展空间有限,小散户就高枕无忧了,优胜劣汰随时都在发生,不管规模大小,不思进取、抱残守缺的从业者迟早要被淘汰,那种抱着“只把养好鸡”的落后观念,会最先被淘汰。农业还是属于农民的。未来,主宰中国鸡蛋市场是那些规模适度、面向终端的中小养殖企业,那些懂技术,会经营养殖户。以量取胜的思维落伍了,市场不缺蛋了,只缺“好”蛋和“贵”蛋。无论你在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养殖规模必须和销售能力相匹配,能卖出多少蛋,就养多少鸡;提高质量,发展特色,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有忠实的终端客户群体,不管是周边的客户,还是网络上的客户。没有自己的终端销售渠道,养鸡如同赌博,随便一波蛋价暴跌,就可能席卷你全部财富。少养、精养,发展特色,拓展市场。 |
下一篇:刘爱巧:新时代呼唤智慧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