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人们才发现的猪伪狂犬病,曾席卷整个欧洲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大部分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净化方案。本文为大家介绍欧洲一些国家净化猪伪狂犬病的成功经验。 净化方案主要根据血清学调查、疫苗种类、免疫程序、监测结果来制定。制定净化方案时,本国政府会通过立法来保证养猪企业的利益,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英国采取的净化方案:第一阶段是进行血清学调查,明确感染强度,第二阶段是筛查剩余的感染猪群,并制定上报制度,对可疑猪只进行血清学检测,确定是否阳性。在1984~1988年间首先采集母猪血清,其后采集公猪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1984年到1987年母猪阳性百分比由9.3%降到了0.5%。英国在实施净化期间共花费2.6亿英镑,并在1989年宣布完全净化伪狂犬病。 荷兰1989年在全国实施广泛的免疫接种,到1991年,猪群野毒抗体阳性率由81%降至18%,育肥猪阳性率由49%降至1%。1992年荷兰制定净化伪狂犬病的全国性方案,该方案包含免疫接种、检测淘汰和禁用疫苗等三个阶段,于1993年开始实施。种公猪和种母猪在生长期免疫3次,分别在10~12周、14~16周、20周时免疫。育肥猪在进入育肥阶段后6周内免疫一次。到了1999年第一季度,伪狂犬病阴性母猪群达到96%,而育肥猪达到90%。 比起英国、荷兰的净化方案,丹麦的净化方案比较简单而有效。因为丹麦从未使用疫苗免疫措施,对阳性猪直接进行扑杀。1983年开始实施,到1987年宣布已完成净化。但在1991年冬季,与德国相邻的部分地区发生伪狂犬病。根据研究表明,是从德国空气传播而来的,并不是丹麦本国猪群潜伏感染。随后在此地区采用疫苗免疫,就再未发现该病例。 比利时的北方猪只存栏量多,伪狂犬病流行也比较严重,而南方猪只存栏量少,流行率也偏低。比利时的免疫方案:种猪群用灭活疫苗免疫2次或用活疫苗免疫3次,后备种公猪和母猪分别在10、14周龄和性成熟时进行免疫,育肥猪在育肥开始时用活疫苗免疫1次,但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而导致保护力不足,因而对育肥猪进行了第二次免疫。同时检测gE抗体,以确定野毒感染情况,一旦发生伪狂犬病,在1个月内必须限制猪群流动,对全群进行免疫,同时采用血清学方法,监测不同地区病毒的流行情况。 法国猪伪狂犬控制计划首先做血清学检查,了解该病的分布和感染强度。不同的地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感染低的地区不准使用疫苗,一旦检出阳性感染猪一律扑杀,并给予补偿。紧急情况时,政府才同意使用疫苗。而在饲养密度偏高的地区,本病流行严重,不能实施扑杀方案,无论是种猪还是育肥猪都必须采取广泛性免疫接种。育肥猪使用弱毒活疫苗,而种猪只能使用基因缺失灭活疫苗。 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涉及到法律保障、财政补贴、方案的可行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从欧洲各国的经验看,各部门协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
上一篇:钢铁与猪肉的战争
下一篇:中美畜禽屠宰监管体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