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南肉牛产业供应链出现问题的原因 目前,为什么会出现“牛贱伤农,肉贵伤民”的怪象呢?问题就是出在供应链中。 一是由于中国现阶段产业链条没有完全形成商业规则,行业中的企业仅仅只能做一个链条中的一段,因此,上控制不了牛源,下控制不了市场。现有牛肉供应链信息滞后并且不对称,交易手段较为单一,物流体系中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不能很好地解决产品在产供销中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使牛肉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是供应链上各经营者利益分配不平衡,供应链两端的投入品供应和销售环节处于优势地位甚至垄断地位,而中间的养殖和种植环节处于劣势地位。 三是供应链组织中缺乏真正有领导能力的核心企业,品牌影响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是牛肉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牛肉食品行业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品种单一,产品市场细分不够,导致无法满足消费者偏好,牛肉出口品质也受到影响。 三、如何更好地保障河南肉牛产业供应链 怎样让肉牛产业供应链更长更有效呢?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加快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农牧产品结构性短缺或过剩,与市场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调减中低端过剩农牧产品的生产,增加高精端稀缺产品,加快草牧业发展;肉牛产业供给侧改革,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加大养牛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努力增大优质牛肉和高档牛肉比重,以满足市场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创新增加牛肉新产品、新服务,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创造消费新需求,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创新“互联网+”牛肉供应链。在当今“互联网+”带来信息化浪潮,新技术与传统领域资源深度融合,智能化、高科技产品加速涌现的时代,牛肉供应链企业应该从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控,严把食品安全源头,改善供应链管理,发展现代物流新技术、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强企业创新。要以“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为抓手推进牛肉产品质量提升,形成计划、生产、运输、交易销售、服务和监管为一体的牛肉产品供应链。 肉牛业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走出去”。肉牛是资源依赖型畜种,河南人多地少,发展肉牛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在国外布局养殖加工基地。目前,南阳科尔沁公司在南非并购莱索托肉牛公司,计划建立肉牛养殖基地和牛肉加工基地。驻马店恒都公司在澳大利亚参股两家肉牛养殖加工企业。河南新澳公司、恒都公司、伊赛公司等看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优质活牛资源,正在加快建设活牛进口基础设施,为活牛早日进口创造条件,很多养牛企业、合作组织在内蒙古、东北等地建立了肉牛繁殖基地。养河南的肉牛,用世界的土地,保环境与供给,何乐而不为呢! 政府有作为,企业有担当,农民有实惠,品牌有高效。建设一体化的牛肉产品供应链,政府要加强政策性引导,发挥市场不具备的规划和组织功能,加强核心企业培育,努力建成十大肉牛产业化集群;核心企业要有担当、有胸怀,与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农民得到实惠。众所周知,品牌对产品销售和利润的影响巨大,伊赛、科尔沁、皓月等核心企业要持续发展自主品牌,提高行业知名度、社会认可度,迅速抢占国内中高端牛肉市场,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
上一篇:中国乳业全产业链模式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