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篇

浙江省猪业转型升级经验总结和启示

日期:09-22 作者:项国鹏- 小 + 大

3.2 粗放型减产易导致供给不足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部分地方政府片面理解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 为保证环保达标,在不了解实际污染状况下扩大禁养区,大量关闭养猪场,对浙江省生猪市场供需关系以及浙江省生猪养殖业发展产生负面作用,一旦出现疫情,甚至威胁浙江省粮食安全。根据《浙江省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制定的目标,到2015 年浙江省生猪饲养量减少400 万头,实际上比2012 年减少逾600 万头(图1),远超农业厅制定的目标。

基于以上问题,浙江省内要进行区域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严格执行《浙江省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的要求,不能盲目扩大禁养区、限养区范围以及减产数量。另外,在综合考量各地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采取有保有压、有减有增的策略,提高“甬温台丽”产业扩展区的猪肉自给率。

4 浙江省经验总结及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启示

从全国范围来看,浙江省开展“五水共治”倒逼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具有前瞻性,起到了示范作用。2016 年10 月,浙江获批成为全国第1 个、也是目前唯一个“畜牧业绿色示范省”。

4.1 养猪业转型发展切忌粗放型减产

养殖业转型发展不能片面理解为粗放型减产。一方面,要对区域结构进行调整,综合考量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因地制宜,采取有保有压、有减有增策略, 主要破解“养在哪”的问题,切忌通过一味关停养殖场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并且大城市周边要保持一定量的生猪养殖;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在完成环保目标的同时,要兼顾民生和经济发展,关停养殖户的转型问题要引起重视,尤其是要出台完善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对转产转业的养殖户进行妥善安置,力争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4.2 强化生猪养殖业技术支持

养猪业转型发展实质是养殖技术的提升,运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替代传统养殖。一方面,在完善养殖场配套设施的基础上, 要与时俱进,通过开展培训、实地指导、现场观摩等形式,推广应用先进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另一方面,要对生猪养殖户定期开展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普及活动,增强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环保意识。

4.3 实行因地制宜的生态养殖策略

在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可以引导养殖户通过高投入上马降低排放量的设备;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散养户占比较高, 政府可以建设“三废”收集服务体系,出台土地、补贴等优惠政策,引导规模较大的肥料厂家以及龙头企业深入养殖重点区域,建立有机肥处理厂,同时对养殖户进行补贴,统一收集养殖户产生的粪污, 对该地区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集中处理,从而有效改善生猪养殖密集地区的环境。

4.4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民资参与

事实上, 一方面,政府在政策层面对环境治理进行指导与实际落地情况往往存在偏差及滞后性,不能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另一方面,政府资金有限, 难以对所有环节进行财政补贴扶持。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进入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与排泄物资源化利用领域, 为领军企业、养殖户、处理厂等各主体搭建平台, 用较少资源撬动大产业。以浙江省为例,在鼓励养殖户与华统集团、青莲食品股份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充分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鼓励小规模养殖场以同类集聚的形式进行合作, 形成浙江龙珠畜牧专业合作社等组织。

4.5 建立长治久安的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生猪生产具有周期性,同时环境污染治理也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往往伴随着反复。因此,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需要遵循生猪养殖业以及自然生态的规律,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主动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合作,对生猪养殖场污染治理和设施运行情况开展定期巡查、联合执法机制,将指标任务列入各级政府常规考核中,保证长治久安。

上一篇:未来谁还能养猪?谁有资格养猪?

下一篇:走“中国特色”的养猪业发展道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